“蒸馏酒”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酒的类别,为何被称为蒸馏酒?中国白酒作为世界蒸馏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酿造工艺又有何独到之处?
在白酒酿造的整个过程中,“蒸”的工艺占比很大,并非仅有蒸馏出酒的过程。其中,最开始要先把粮食蒸熟,蒸熟后拌上曲粉,再放到窖池里发酵,这个过程在白酒的传统工艺中属于“蒸”。
蒸粮有何作用?
蒸粮工序会使粮食中淀粉吸水膨胀、糊化,以利于酶的接触,为培养微生物准备适宜的条件。
蒸粮工序要保证粮粒淀粉碎裂,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因此,操作中结合整粒原料的特点,利用了粮粒吸水受热膨胀后再遇冷收缩所产生的挤压力量,使淀粉粒复合体内的联系松弛,再经过复蒸达到淀粉粒碎裂多的要求。操作中安排“泡粮—初蒸—闷水—复蒸”是比较合理的。
具体操作时有哪些要求?
在进行蒸粮之前,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热水润粮的环节——即用热水泡一泡,但根据不同的酒类,热水润粮的要求各有不同。
对于整粒的不粉碎的酒粮,武陵酱酒要用70℃-80℃的热水泡24个小时;粉碎过的酒粮,比如清香型酒和浓香型酒的酒粮,也需要用热水泡一下,但由于环境、温度不一样,清香型的酒粮泡的时间长,用的热水温度高,浓香型的酒粮泡的时间相对短一些。
和润粮同时操作的还有另一步骤——蒸糠壳。在蒸酿酒主粮之前,先要把糠壳(水稻壳)蒸好,糠壳在酿酒中起疏松剂的作用。糠壳需要清蒸,通常蒸的时间为30分钟至120分钟,以此去掉杂味。
在对糠壳和酒粮进行配料时,比例要求也各有不同。比如,冬季是浓香型酒的生产旺季,需要多配糠壳,比例可达到28%,夏季用糠量则降为20%-23%。
在蒸粮的正式环节,操作步骤也很讲究。不同香型的酒的操作细节和蒸的时间都不一样。
清香型酒在蒸粮步骤中要先要把锅底水煮沸,然后把润好的红糁均匀撒入甑中,待圆汽(指酒甑上的蒸盖露出汽,形成圆圈)后再加上60℃的热水(占原料的26%-30%)泼在上面,以促进糊化,这个过程叫加“焖头浆”。
蒸粮初温通常为98℃到99℃,然后在上面洒七毫米厚的谷糠或者加盖芦席,加大蒸汽,温度逐渐上升,蒸汽压力一般是0.01到0.02兆帕,蒸80分钟即可出甑,增糁前水分由45.75%上升到49.9%。
浓香型白酒的蒸和烧是同一个环节,蒸馏时间大概是65-85分钟。
不同类型的酒第一次蒸粮的叫法也不一样,浓香老五甑法叫立排,凤香酒叫立窖,酱香酒叫下沙。
高粱的蒸煮程度非常关键,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全年酿酒的整体品质,还是决定酿酒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对于酱酒而言尤其如此,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酿一瓶好酱酒的秘诀:“一曲二火三功夫”。一曲就是大曲的质量,二火就是高粱蒸煮的好坏,三功夫就是酿酒工匠的精耕细作。
用数字化解析蒸粮糊化程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评价酱酒酿造过程高粱蒸煮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有经验的酿酒工人手捻、鼻闻、眼观的感官判断,评价标准多见于“七分熟、八分熟、柔熟”等主观描述。
如何将主观感觉总结为科学规律是行业专家孜孜以求的课题,就在近期有了新突破。
国台酒业集团技术总监卢君表示,基于感官经验式的判断,标准模糊,易受人员经验及主观影响,不利于蒸粮程度及酿酒过程的稳定性控制,也不利于规模化的生产。国台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提出数字化解析蒸粮程度的糊化度指标评价方法,将高粱蒸煮从传统的主观判定,转化为数字化方式。
“蒸煮高粱的目的,就是让高粱淀粉糊化。”卢君表示,“就像我们吃的大米,要煮熟了才能吃,让生淀粉变成熟淀粉,这样有利于消化。这一过程,也可称之为糊化。”
高粱在糊化后,其内部的可发酵性糖变得更容易被微生物所利用,这能极大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对于发酵过程更为有利。因此,高粱的蒸煮环节在整个酱酒酿造过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
针对高粱蒸煮这一关键工艺,卢君团队根据在蒸粮过程中高粱淀粉结构发生变化的原理,在行业内开创性提出了数字化解析蒸粮程度的糊化度指标评价方法。
在构建糊化度指标模型过程中,卢君团队对酱酒酿造的下沙、糙沙生产阶段选取不同蒸煮程度的高粱样品,让经验丰富的酒师进行感官评判,之后在实验室检测高粱样品酶解后的还原糖含量、初始淀粉含量等指标,探索出数据模型,计算出样品糊化度。
根据国台建立的糊化度模型,在实际下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确定蒸煮程度的标准为“10%≤糊化度≤ 16%”,对应传统主观判定标准“七分熟”;糙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确定蒸煮程度的标准为25%≤ 糊化度≤32%,对应传统主观判定标准“八分熟”。
该模型在评价酱酒生产过程中的高粱蒸熟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运用科学方法解读了“七分熟”“八分熟”等概念。将传统的经验性判断转化为精确的数据标准,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力指导。不仅突破了以往酿酒生产中仅凭经验判断的局限性,还显著提升了国台酿酒在生产质量方面的把控能力。
参考资料:
《蒸粮环节》李寻 朱剑
《小曲白酒生产技术》宗绪岩等编著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