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诗,诗里就有酒。”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重庆国学院院长刘明华在11月22日举办的“大咖话川酒”(第一季)第三期开篇讲的第一句话,便把现场带入诗酒交融的历史时空,在诗与酒的对话中,描绘出“蜀酒浓无敌”的盛景。
这也恰恰响应了此前四川省酒业协会首席顾问、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少雄提出的“文化是川酒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面对川酒厚重感、多元性、包容性和产业完整性的优势,从文化着手,提升川酒价值空间。
01
诗酒飘香逾千年
“蜀酒浓无敌”依旧
公元762年,年将半百、飘零半生的杜甫来到巴蜀天府之国,在《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中留下千古绝唱——“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爱酒的杜甫以一“浓”字精准地概括蜀地盛产美酒的独酝。
美文千年传,饮者留其名。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如果非要在历史人物中选取一位川酒代言人,恐怕非杜甫莫属。杜甫一生之中创作诗词1400多首,在成都就留下240多首,与酒相关甚多。
第三期大咖话川酒围绕“蜀酒浓无敌”的主题,邀请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重庆国学院院长刘明华,重庆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者,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阎安,河南省作协原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剑冰,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以及文学爱好者汇聚一堂,共话诗酒人文之酝。
刘明华认为,川酒甲天下而盛名千年,肇始于这句“蜀酒浓无敌”,而构成蜀酒的“浓无敌”更在于4点。“杜甫的诗出来之后,蜀酒就在四川、在中国、在全世界飘香千年,这是他对四川酒文化的重大贡献。五粮精华加上天、地、人的要素,构成了五粮液为代表的蜀酒。”
“美酒激发诗人性灵。”张者在圆桌论坛上谈道,他认为正是巴蜀大地的美酒激发了杜甫、李白、苏轼等诗人创作的灵感。物化的川酒之美赋能诗人们直抒肺腑的文化审美,也让川酒的美随诗词流传千古。
“杜甫走过的地方,他比较全国各地的酒以后,用蜀酒跟那些酒对比之后,他才有‘蜀酒浓无敌’,酒体非常好。”贾梦玮谈到,认为杜甫诗中的“浓”固然不是香型之分,而是酒体本身醇厚浓烈,“无敌”是与其它酒比过了才无敌。
阎安对“蜀酒浓无敌”的理解认为是浓的味道,“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话是说‘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香的酒’。”他也认为,杜甫诗中的无敌就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在其他地方没有喝过这种酒,包含了杜甫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王剑冰用一首打油诗表达对川酒的赞许与人文之情,“蜀酒美名扬,浓香韵味长。蜀酒不可贪,一贪便成仙。”
罗伟章也用一句话总结道:“蜀酒之好无需我多言。”此处无言胜有言。一杯杯传世佳酿,一首首千古名篇,诗词文脉与巴蜀酒脉的融汇传承,留下了物质、人文、精神、艺术的思想共鸣,让美文与美酒述说着蜀酒的“浓无敌”。
02
讲好川酒故事
擦亮文化核心竞争力
千百年来,自然禀赋、工匠技艺、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等等,共同捍卫了“川酒甲天下”的桂冠与荣誉。尤其是步入改革开放以后,川酒产业迈入“黄金十年”的快车道,历经3次白酒产业调整,淬炼了韧性、夯实了家底,保持产业“两瓶有其一”的领先地位。
如今,白酒产业跨过了“量价齐升”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量降价升”的存量竞争时代,核心产区、龙头品牌之间的博弈激烈,呈现出强集中、强分化、强挤压的竞争趋势。
川酒在过去十年中,通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完成产业链建设,形成以五粮液为龙头的“6+10+20+N”的产业结构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从大到强,从强到精。川酒这一“质”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维度,更包含了文化层面。
正如今年9月四川省酒业协会首席顾问、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少雄率川酒文化课题组一行密集调研中提及的观点和建议,“文化是川酒优势巩固的核心竞争力”“大家更应该将川酒的宝藏挖掘出来,并进行后续梳理与创意,进而巩固川酒产业优势,提升川酒产业的价值空间,围绕川酒产业优势巩固与价值提升,做好主题文章”等等。
由此可见,这场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五粮液独家战略合作的“大咖话川酒”,通过邀请文学界、学术界等文化意见领袖,再度从历史、文化、品质、品牌等角度深挖川酒宝藏,无疑为川酒在文化维度的“质”镀了一层金。
不仅如此,面对“少喝酒,喝好酒”的时代深入,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文化认同、文化消费、文化体验。川酒品牌也愈加重视。
五粮液秉持“和美”文化价值理念,依托世界美酒产区宜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700余年活态窖池,匠心品质的传承工艺,铸就川酒优中选优的历史文化与品质传承的基底。
作为中国白酒龙头、川酒核心力量,五粮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给养、智慧,凝炼成以“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和美”文化,丰富和传承川酒文化内涵,巩固川酒产业优势,提升川酒价值空间,共同讲好川酒故事,持续擦亮川酒文化核心竞争力。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