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双重打击,市值缩水90%,皇氏集团会退市吗?

双重打击,市值缩水90%,皇氏集团会退市吗?

图源丨皇氏集团皇氏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月31日晚间,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向其下发了《立案告知书》。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和投资者担忧。作为 &l...

图片

图源丨皇氏集团

皇氏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31日晚间,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向其下发了《立案告知书》。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和投资者担忧。作为 “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凭借特色乳品业务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却因一系列问题陷入困境,令人唏嘘。

根据皇氏集团公告,201911月,皇氏集团原子公司皇氏数智与泰安东岳财富签订《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东岳财富出资3.1亿元并享受年化6.5%的保底收益。

然而,这份涉及巨额资金且包含差额补足义务的协议,直到2023年因合同纠纷被东岳财富起诉才被披露。这一行为导致皇氏集团在2024年先后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广西证监局警示函,最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这一事件无疑暴露出皇氏集团在企业管理中信披机制的重大疏漏。

截至目前,该事件对皇氏集团的影响仍未消散。皇氏集团虽然在20233月将全资子公司皇氏数智100%股权以人民币4732.81万元的价格转让,但仍未摆脱诉讼纠纷。

自从202311月该诉讼案件爆发以来,历经协商和解、诉讼程序恢复、一审判决及上诉等多个阶段,截至公告出具日,案件仍未终结。

根据202411月泰安中院一审判决显示,判令皇氏数智支付投资本金3.1亿元并支付差额补足款,而皇氏集团需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皇氏集团在事件前后的操作令人费解,是什么让它“赔了夫人又折兵?”

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建筑工程专业出身的黄嘉棣跨界做起了乳品代理生意。在政策扶持下,20015月底,皇氏乳业正式成立,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A股第四家上市乳企。

在资本市场,皇氏集团被冠以“中国水牛奶之王”的标签,旗下品牌包括“皇氏水牛”“一只水牛”等。

上市初期,皇氏集团凭借特色乳品水牛奶的优势,业绩表现较为出色。2010年至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

热衷跨界的黄嘉棣在高增长刺激性,眼见影视、光伏等行业红利,迅速做出了多元化发展的决策。

黄嘉棣认为,仅靠乳业主业难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因此希望通过跨界投资进入其他高增长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黄嘉棣认为,跨界投资可以利用皇氏集团在乳业积累的品牌、渠道和资源,实现多元化发展,分散风险,避免因单一主业导致的市场波动。

2014年开始,围绕黄嘉棣的规划蓝图,皇氏集团进行了一系列跨界并购。

2014年,皇氏集团斥资6.83亿元收购御嘉影视,次年又以7.8亿元并购盛世骄阳。然而,这些投资并未带来预期的盈利增长,反而成为公司业绩的沉重负担。2018年,公司对盛世骄阳计提1.91亿元商誉减值,转让股权时又承受了1.29亿元的资产处置损失。

2016年和2017年,皇氏集团先后花费3.36亿元和4.65亿元收购浙江完美和筑望科技。但这些跨界投资同样未能带来协同效应和盈利增长。

2022年,皇氏集团宣布切入光伏领域,计划总投资高达100亿元。2023年,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营收3.39亿元,但深交所曾就公司2022年年报下发问询函,质疑其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热点之嫌。

黄嘉棣大刀阔斧的产业多元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拖累主业发展,陷入亏损。

2016年底,高溢价收购后,皇氏集团账面上的商誉高达12.21亿元,到2021年底,商誉仅剩1988.15万元。这期间,商誉减少了12亿元。其中,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商誉减值合计10.92亿元。

2020年至2023年,皇氏集团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5.20亿元、-1.06亿元和-1.52亿元。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亏损6.2亿元到6.8亿元,扣非后净亏损为4.94亿元到5.54亿元。这意味着公司已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高达14.64亿元。

与此同时,皇氏集团的债务负担日益沉重,近十年来,公司资产负债率常年维持在60%-70%的高位。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5.64%,远高于行业均值40.83%

决策性失误像多米诺牌加速皇氏集团恶化。

面对困局,皇氏集团尝试通过转让子公司股权等方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例如,2023年公司转让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等股权,确认非经常性损益2.1亿元。

同时,皇氏集团在2024年宣布回归乳业主业,并试图借助开设奶茶店等举措拓展下游渠道。然而,面对伊利、蒙牛等一众实力竞争者,皇氏集团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此外,新茶饮赛道已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皇氏集团作为后来者,要杀出一条血路非常苦难。

就目前来看,皇氏集团控制成本,出售资产等举措虽然在短期内改善了财务状况,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

更让投资者质疑的是,在皇氏集团经营和财务状况陷入困境之际,皇氏集团实控人、董事长黄嘉棣却多次减持公司股份,实现大规模套现,引发资本市场质疑。

201692日,黄嘉棣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000万股股份,一次性套现约7.31亿元。20228月,其向自然人鲁严飞协议转让3.677%股权,交易价款约1.64亿元。2023619日至73日期间,黄嘉棣五次减持公司股票,合计减持1690万股股份。综合计算,黄嘉棣已累计套现近10亿元。

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2024皇氏集团营业收入10.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000万元–68,000万元。每股收益亏损0.7402/股–0.8118/股。

因跨界投资失败和信披违规、创始人套现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盘面一片哀鸿。202541日,该公司股价跌停,报3.46/股,较历史高点243亿元缩水近90%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皇氏集团提问:董秘您好,国九条将于202511日起施行,请问根据国九条,贵司是否有被ST或者退市的风险?谢谢。

皇氏集团回答:公司目前经营正常,暂未发现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谢文轩,文轩新闻创始人,记者,2003年进入媒体行业,主要新闻调查作品《受伤的文明》、《蚁力神之死》、《假茅台,茅台造!》、《道县制造》、《从一家示范医院透视中国医疗问题》、《“兰州女记者向黑社会下跪”调查》等。

最新文章

共 48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