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贵阳银行业绩依旧低迷,二级市场上股价同样屡创新低,令投资者大为光火。
在8月29日举行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向管理层“开火”:“贵司近期业绩增速下降、几乎停滞,半年报更是负增长,是何原因?业绩下滑何时是尽头,还有重回两位数增长的可能吗?”
对此,贵阳银行首席财务官李云解释称,上半年业绩下滑系公司主动让利实体经济和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新发放和存量贷款利率下降较多,再叠加居民定期储蓄意愿加强,存款定期化趋势导致该行付息成本压降难度较大,净息差收窄,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业绩股价拉跨 投资者直言“伤痕累累”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7.15亿元,同比下降3.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0亿元,同比下降2.29%。
营收净利润双降,但降幅不大。不过与行业整体相比,贵阳银行的业绩就明显拉胯。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达10874.36亿元,同比上升3.4%,其中37家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0家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显然,贵阳银行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家业绩下滑的银行之一。
仅从城商行来看,上半年A股17家城商行业绩增势亮眼,10家归母净利润取得双位数增长,其中江苏银行以27.2%的增速位列A股上市城商行第一位,杭州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净利润增速也分别达到了26.29%、25.10%、21%、15.92%。而贵阳银行则以2.29%的降幅排在倒数第二位。
从营收增速上来看,上半年A股17家城商行营收增速同比下滑的有4家,贵阳银行同样位列其中。
贵阳银行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净息差收窄。但其实,净息差收窄是当下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范围在1.31%至3.00%之间,39家银行净息差收窄,占比高达92.9%。
贵阳银行上半年的净息差为2.18%,在城商行中仅次于长沙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比去年同期也仅下滑了0.09%。显然,贵阳银行把净息差收窄当作业绩下滑的理由有些站不住脚。
实际上,近年来贵阳银行业绩表现就十分低迷。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贵阳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0.81亿元、150.04亿元、156.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64%、-6.7%、4.26%;净利润59.22亿元、60.45亿元、61.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2.07%、1.02%。
比业绩更拉跨的还是二级市场上的股价,从2016年上市至今,贵阳银行几乎没有上涨过,从上市之初最高时21.20元/股一路下跌至目前5.5元/股,贵阳银行总市值仅剩200亿元。
对此,有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公司股价表现持续低迷,令投资者伤痕累累。在这样的时刻,公司能否考虑适当加大分红派息力度,非常时刻用非常手段,让好股票有好的股价表现。”
不良率抬头 曾因粉饰不良被罚
资产质量方面,贵阳银行的不良率有所抬头,截至2023年6月底,该行不良贷款余额46.08亿元,不良贷款率1.47%,均较年初有所增加。在上半年A股17家城商行,贵阳银行是仅有的两家不良率上升的城商行之一。
贵阳银行企业贷款主要投向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不良率高达3.64%,远高于整体的净息差2.05%。
对于当下市场较为关心的房地产行业,截至今年6月底,贵阳银行对该行业贷款余额为309.34亿元,占企业贷款总额的9.9%,不良率为2.20%;个人住房贷款为199.07亿元,占个人贷款的42.03%。
贵阳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的不良率偏高,而且也出现风险案件。企查查显示,贵阳银行目前与多家房地产公司存在司法纠纷,涉及诉讼约有46件。
其中贵阳银行对贵州九州名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诉讼案件值得关注。2021年,贵阳银行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贵州九州名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其股东周韶斌、周伟刚告上法院,涉及金额包括债权投资本金3.15亿元以及按合同约定计算的利息及复利、罚息等。
2022年7月,贵阳银行收到一审判决书并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截至目前,贵阳银行已收到二审终审判决书并已向法院申请执行相关款项。
然而企查查显示,贵州九州名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早已是一家失信企业,从2020至今该公司有10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有41次被限制高消费记录。显然,贵阳银行这笔贷款面临较高的坏账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贵阳银行还曾因粉饰不良率而受过监管处罚。2020年6月30日,贵阳银行因以贷还贷掩盖不良、以自有资金借道发放信托贷款,用于置换表内资产和承接信贷资产隐秘不良等行为,在一天之内被监管部门开出10张罚单。
今年以来,贵阳银行已收下多张罚单。8月17日,贵阳银行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贷款管理不规范,理财业务管理不规范,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罚款100万元;当月,贵阳银行白云支行也因贷款管理不规范被罚款50万元;7月,贵阳银行双龙航空港支行再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
学术顾问|华博新闻社资本市场研究院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