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祁玄/作者
2025年1月23日,国新办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且值春节前夕,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年后开展的经济发展相关工作拟定了目标以及方向。随着中长期资金的加入,或能为基金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
一、中长期资金入市,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在此之前的2024年9月份,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强调建设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完善基础制度,推动权益类公募基金发展等内容。
而此次《实施方案》则是继承了《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与深化具体措施,并明确了增量资金的入市路径。
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可能想要了解到这一系列举措对于基金市场的具体影响。而其中主要涉及到“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和“延长考核周期”两项与之相关的措施。
具体而言,“提升实际投资比例”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沪深股市股票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其中,对于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沪深股市股票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此外,“延长考核周期”旨在实施较长周期的考核,以实现有效烫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这一举措进一步要求公募基金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除了公募基金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也将纳入长周期考核的范围。
而当中长期资金入场,有几类基金类别或由此迎来一系列的机遇。
其中权益类基金关注程度较高,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对于实现公募基金持有沪深股市股票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的这一目标,权益类基金或将是一大助力。与此同时,企业的长线发展能力也将受到各大投资者的关注,优质资产或将受到投资者青睐,投资方向也更加注重企业价值发展。
而针对低风险偏好,鼓励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因此,适配长线资金需求的中低波动型产品,像具有稳定分红能力的低波红利基金等产品值得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进行关注,如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等等。
另外,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推进,股票ETF产品快速注册机制的推行,进一步便利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因此,指数及ETF基金在基金市场的地位或将有明显提升。其中ETF凭借其低费率、高透明度的特点,或将成为大资金配置的基础工具,像银华中证A50ETF、工银瑞信沪深300ETF等宽基指数基金,以及部分行业ETF有望迎来增量基金布局。
二、长期投资生态优化,将会对投资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长期资本生态建设,简单来说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即提高市场稳定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信心。随着相关部门不断积极引导并开展相关工作,长期投资生态不断优化,投资者在其投资模式和行为等方面或将产生改变。
首先,在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牵引下,机构投资者的操作逻辑或出现转变,踏入长期投资的路径。其中,还要关注的因素包括像投资稳定性,改善回报等等,这或意味着“价值投资”的理念逐步成为机构投资者投资的“主干道”。
对于公募基金,亦要求基金公司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基金长期投资生态优化,不断促进基金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则相对关注到手收益,即从“纸上收益”到“真金白银”的过程。除了在长线价值投资提升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以外,个人投资者通过分红获取稳定收益的渠道也将拓宽,不断增强个人投资者对收益长期可实现的信心。
2024年“新国九条”落实下,已有多家企业响应“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2024年,上市公司全年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了历史新高。在基金市场上,一些基金公司推出不同的红利基金产品,部分产品还有“月月分红”,“季季分红”等相关机制,不断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总体来看,该《实施方案》不断营造更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生态,同时是市场各方的期待.长期投资生态的形成,也将促进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的稳定性与活力,进而推动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