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极越“原地解散”,中国电动车企谁将走到最后?

极越“原地解散”,中国电动车企谁将走到最后?

图源丨网络未有料到,却早已注定,一度豪气冲天的电动汽车品牌极越转瞬即逝。2024年年末,电动汽车极越宣布解散。突然的变故让极越员工措手不及,难以适从:头一天还在上班,转眼就丢了工作。在极越公...

图片
    图源丨网络
未有料到,却早已注定,一度豪气冲天的电动汽车品牌极越转瞬即逝。

2024年年末,电动汽车极越宣布解散。突然的变故让极越员工措手不及,难以适从:头一天还在上班,转眼就丢了工作。

在极越公司,总裁夏一平被员工、车主和供应商围堵,寻求解决方案,场面几近失控。

次日凌晨,夏一平在朋友圈发布长文称,作为CEO犯了许多错误,对员工、车主、供应商乃至股东感到深深的歉意。

“自己没有跑路,极越是自己一生挚爱的事业,始终都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在这几天最困难的时刻,也自掏腰包来保障最需要的部分员工权益。”

夏一平恳请大家不要否定了对极越创新和产品力的评价,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为我们的产品感到骄傲和自豪。

“早期过于乐观,没有预见到资金问题的严重性,在某些岗位上,忽略了岗位与人才的真正匹配度。作为CEO,本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融资和战略规划上,却一度亲自下场操盘营销体系,分散了精力,让其他重要事务被忽略。” 夏一平认为这是极越失败的原因。

很难想象这是有着博士头衔,曾供职菲亚特克莱斯勒等造车大厂,拥有多项发明的夏一平问题总结,他的反思与经验完全错位。

极越始于20213月,前身为科技巨头百度与汽车巨头吉利共同成立的集度汽车,去年8月更名为极越。

与大多数中国电车企业一样,成立之初野心勃勃,自认为掌握了核心科技,对标特斯拉,扬言要争夺这家美国电动车企业在市场的头部地位,一统江湖。

夏一平在去年10月曾表示,“极越01”就是全面对标特斯拉Model Y,“从始至终,我们就想跟特斯拉打一仗。”

极越01是极越的首款车型,经过一年多的设计研发,202310月正式上市,由于定价偏高,品牌知名度低,销量惨淡。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极越汽车售出774辆车。由于销量未达预期,极越汽车29亿元的融资很快被消耗殆尽,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此时,极越高层并未意识到资金与市场的严峻性,依然盲目地继续推出新车型。

今年9月,极越发布第二款车型“极越07”,尽管整体销量有起色,但仍与比亚迪、蔚来等领先车企相差巨大。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月极越汽车交付量仅为2485台,环比下降20%;111月累计交付不到15000台。

屈指可数的销量在庞大的中国电动车市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沉积的基础生产运营又需要资金投入。在没有新融资投入的情况下,极越汽车难以为继。

今年初,极越被曝大规模裁员,老员工不续签,且在年前裁员40%。

裁员降本疯传被极越在12月否认,但时隔不到10天,极越再传出内部消息,称公司股东方将不再投资,当周将关闭整车业务,员工、车主和供应商三方开始人心惶惶。

更要命的是,有媒体披露,作为公司大股东之一的百度今年10月曾派财务团队去极越调研,为后续30亿元投资做准备,结果发现极越面临高达70亿元烂账,于是决定不再继续投入。

在多重压力下,极越不得不直面困境。1211日,夏一平召开内部会议,坦承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

极越超5000名员工被迫离职,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同时,员工及合作方开始流传夏一平准备跑路。

12日,夏一平现身极越上海总部办公室,向员工证明自己并未跑路,结果他一现身,就被众多员工围堵,要求他缴齐社保、发放工资等。

风起云涌的舆论冲击着极越,并波及这家车企的股东,大家呼吁吉利和百度站出来解决问题。

迫于压力,吉利百度发布联合声明,安抚利益受创的员工、消费者和供应商,承诺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补偿问题;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推进其他事宜合理合法解决。

两家股东把极越的困境归咎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商业计划无法执行,经营遇到挑战。

市场巨变。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减弱和国际市场动荡,中国电动车销量急速下滑。2024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瞬间跌至66.8万辆,而此前一个月还有119万辆。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环比下滑甚至超过40%

极越作为一家巨头抱团孵化的车企,它既有吉利的制造能力和经验加持,又有百度的智能驾驶等领域赋能,看起来气势磅礴,如今却深陷危机,生死难料。

总结极越失败原因,一部分是管理层缺乏车企运营管理经验的结果。另一方面,忽视产品与市场匹配,营销上大开大合,急功近利,本末倒置。

与此同时,经过数年大浪淘沙后,中国电动车企数量已从早年高峰期的超过百家,淘汰至目前的约50家,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在极越之前,高合、威马和哪吒等昔日明星车企,都因顶不住竞争压力而相继出局。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早前对蔚来及中国电车发表内部及用户信亦表示,“接下来两三年是整个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生死攸关。如果能够在牌桌上,基本上能往下走,如果不能上去,基本上就没有机会。”

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要坚持自主可控,坚定技术创新, 才能走得更远。

在新能源车竞争下半场,拥有核心技术和运营能力的企业将走到最后,哪些自以为是的山寨车企将很快被淘汰。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谢文轩,文轩新闻创始人,2003年进入媒体行业,主要新闻调查作品《受伤的文明》、《蚁力神之死》、《假茅台,茅台造!》、《道县制造》、《从一家示范医院透视中国医疗问题》、《“兰州女记者向黑社会下跪”调查》等。

最新文章

共 1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