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新希望乳业(证券简称“新乳业”)公告称,拟将持有的重庆新牛瀚虹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瀚虹)45%股权转让给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根知本),转让对价为1.485亿元。
|图源公告
资料显示,重庆瀚虹为现制酸奶品牌“一只酸奶牛”的运营方,此时距离新希望乳业入主重庆瀚虹尚不足三年时间。
新希望乳业为何突然转手大额股权,引发多方关注。
01
左手倒右手
股权转给刘永好实控的另一家企业
交易完成后,重庆瀚虹将从新乳业的控股子公司变为参股公司,持股比例降为15%,草根知本则将成为重庆瀚虹新的第一大股东。

|重庆瀚虹股东构成
文轩财经了解到,草根知本为新乳业实控人刘永好创立的产业投资风投基金,专注于快消品行业的投资,目前对外投资企业包括鲜生活冷链、徽记食品等。
这也意味着,“一只酸奶牛”的控制权,依然处于刘永好控制的企业体系内。
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动,新希望乳业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这个赛道并不是其战略发展的重点,所以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未来一只酸奶牛经营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
02
经营业绩不达标
果断“弃车保帅”
新希望乳业相关人士提到的一只酸奶牛“经营的不确定”问题,我们需追溯到两年前。
2021年1月6日,新希望乳业宣布,拟以2.31亿元收购重庆瀚虹60%股权,以扩大经营规模,拓展终端渠道布局,推动数字化战略转型,提升长期价值等。这也是新希望乳业首次在零售业态上布局。
彼时官方信息显示,“一只酸奶牛”以20岁—30岁女性白领为主要目标用户,主打“酸奶+”等差异化茶饮产品,门店逾千家,业务覆盖重庆、四川、江苏、陕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区。其运营方重庆瀚虹成立于2020年12月,注册资本1300万元。
按照新乳业签署的《关于“一只酸奶牛”之投资合作协议》中约定,未来三年新公司第一、二、三个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3850万元、4235万元、4658万元。
而现实与约定相差甚远,股权转让公告显示,一只酸奶牛在2023年的前三季度营收为2.3亿元,净亏损416万元,而在2022年营收为2.2亿元,净亏损992万元。
由此,也让一只酸奶牛的估值下滑。
在2021年的交易中,重庆瀚虹的整体估值人民币3.85亿元。而本次交易中,重庆瀚虹整体估值确认为人民币3.3亿元,重庆瀚虹整体估值较前次交易所涉整体估值减少人民币5500万元,整体估值降低了14.29%。
而新希望乳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94亿元,同比增长9.55%,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22.78%。
为保障新希望乳业的财务数据优势,剥离一只酸奶牛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03
市场竞争加剧
一只酸奶牛扩张难度较高
近年来,现制酸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不少现制酸奶品牌均加速跑马圈地节奏,力图占领更多市场。
如茉酸奶于2021年底才放开加盟,彼时门店不过90家,但在今年6月,其公众号披露已开出1000家门店。数据显示,其门店数量已接近1400家,成为现制酸奶中的首个“千店”品牌。社交平台上它的热度也颇高,小红书关于茉酸奶的笔记已经有超7万篇。
一只酸奶牛亦在扩张方面暗自发力,2021年—2022年,其新开门店分别为260家、267家,截至11月29日,今年新开门店277家。但根据新乳业的两份公告,2021年1月和2023年11月,“一只酸奶牛”的门店总数均为逾千家,大体数目不变。这也意味着,“一只酸奶牛”也陷入了一边开店一边闭店的窘境。
总体来看,过去两年,一只酸奶牛的门店增速并不如竞争对手茉酸奶、Blueglass等迅猛。
而且,现制酸奶的同类业态非常丰富,当然门槛儿也比较低,在南方的地级市这种店非常的多,大量个性化的单体店对于品类店会分流。此外,同类的像咖啡馆、奶吧也对它进行分流,因此同类竞争非常严重。
在门店选址方面,“一只酸奶牛”近一半的门店位于成都、重庆、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主要选址为商场店,其定位却相当亲民,人均价格为14.33元。业内人士表示,这或导致其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利润无法覆盖。反观其他茶饮品牌的定价,茶颜悦色为18.04元,霸王茶姬为18.54元,奈雪的茶为21.22元,茉酸奶为26.24元,Blueglass为40.37元。
一位加盟商透露,“一只酸奶牛”产品毛利率约为55%—60%,消费者的认可度也很高,但总部对当地加盟商的运营支持不是很到位,如选址、外卖业务的谈判能力和掌握的资源等,一些热销品原料时常断货,品牌宣传和产品研发也较少结合加盟商当地特色。由于加盟商数量不足,拿货数量有限,这也造成“一只酸奶牛”在部分地区的酸奶基料供货价相对偏高,且需要加盟商自行解决物流成本,目前其门店月亏损额在2万元左右。
04
资本依然看好现制酸奶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一只酸奶牛”所处的现制酸奶赛道时下热度颇高。
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制酸奶已经成为现制茶饮的又一风口。59.1%,是共研产业咨询给出的2022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速。同时,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经超过73亿元。
起源于北京的现制酸奶品牌兰熊鲜奶,2020年拿到IDG资本的A轮融资。有“酸奶界爱马仕”之称的Blueglass,在全国开出近百家门店,2021年获得超2亿元B轮融资。2022年成立的王子森林,2023年3月完成千万级战略融资。主打低脂低卡概念的丽茉酸奶,2023年7月宣布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
国内最大的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不久前刚刚获得君乐宝战略入股30%。截至目前,现制酸奶行业中,仅“一只酸奶牛”、茉酸奶达到千店规模。
这或许也是刘永好并未完全剥离“一只酸奶牛”的背后考量,风口之下,“一只酸奶牛”的未来如何,仍待进一步了解。
05
专家观点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现制酸奶是目前整个酸奶品类的升级版,具备现场制作的视觉体验,整体口感以及给消费者的感觉更加健康。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消费行为的变化,大家对于现制的酸奶更加有刚需性。从生产的链条来看,“短保型”、“现制型”类产品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