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互联网最具特色的电商平台是哪家,那一定是拼多多。
它因独特的拼单模式出道,又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做大做强,很是辉煌。
如今它被消费者、商家诟病假货泛滥,但它却平平安安,我行我素。
近期,白酒头部企业五粮液发布了一则声明称,他们对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的148瓶产品进行鉴定,共计发现假冒产品18瓶,占鉴定总数的12%。
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买凭证,发现14瓶假冒产品部分来源于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的店铺,占假冒产品总数的77%。
双11当天,知名作家六神磊磊发文《黄峥,确定要这样砍年轻人一刀吗?》,怒斥拼多多平台商家销售盗版书的行为。
六神磊磊用到了“欺少年穷”“剽窃和践踏”等颇为犀利的措辞,表达了对拼多多商家售卖盗版书的强烈不满。
就在两天前,拼多多陷入假食用油风波,知名打假人王海在拼多多购买了10款花生油进行检测,送检后发现是全部掺假。
事实上,拼多多从诞生开始就备受假货质疑。9年里,诸多知名人士,甚至是商家炮轰售假,消费者在拼多多购假维权投诉更是多如牛毛。尽管拼多多每次都会声明加强平台监管,但假货横行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遏制。
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拼多多平台内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召开行政约谈会,要求拼多多平台经营者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入驻平台经营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审核,积极配合各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检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真正做到为消费者谋福利。
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当时承诺,拼多多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扎扎实实解决问题,认认真真全面整改。同时,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争取法律指导,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检查,不推卸责任。拼多多将以此次舆情事件为契机,加强平台管理,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6年过去,拼多多还是那个拼多多,只是它的老板黄峥已经长居境外,平台上的假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愈演愈烈。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问在哪能买到100块钱一瓶的茅台?在拼多多,而且人家承诺你假一赔十,说到做到,结果给你寄来11瓶假茅台。
“让朋友砍一刀,或者系统自动砍一刀,你永远砍不到小数点最后那几位,你永远不知背后的系统逻辑。你拿到的优惠,只是你觉得的优惠而已。”
当前,经济下行,消费萎缩,大家对价格更加敏感,而拼多多的低价正好迎合了当下社会消费需求,“能省则省,能用则用“,这是经济困难周期中的无可奈何。
老百姓的无奈有一半是官方的助纣为虐。
拼多多在如此之多,且显而易见的假货指责下,监管部门居然放任自流,把整治全部交给内部处理,自己消化。如此一来,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拼多多不断的换着花样收拾商家,要商家保证质量,又要商家价格最低。
这种“既要又要“的霸气做法颇具特色,他们总是认为韭菜多如牛毛,树大招风,店大欺客,你不来,其他人会来。你不买,其他人会买。
然而,拼多多海外版Temu在国外却执行着另一套模式,虽然依然主打“买的人越多,价格越低“,但对整个供应链和商品质量管控又是另一套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监管异常严厉。
Temu曾因假货问题受到欧盟调查,或面临其全球年收入6%的巨额罚款。之后Temu加入《关于在互联网上销售假冒商品的谅解备忘录》,与国际众多电商企业共同防止假冒产品在欧洲线上市场的流通。
可以想象,这样的监管举措和力度如果用在国内,拼多多还会假货泛滥吗?五粮液等商家还会不断声明又毫无用处的无计可施吗?
或许,监管的重心不是假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在意的是这家企业的GDP贡献,拼多多做的越大,所属地方脸面就越有光。
拼多多也确实为他们长了脸。2023年,拼多多营收达247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68%。2023年,拼多多纳税31.096亿元,三年纳税超185.1亿元。
如此丰厚的收入,如果你是地方官,在拼多多面临一些基础问题时,你也难免放他一马,做做姿态或是杀鸡儆猴即可。
我们暂且把这一切都称之为中国特色吧。
很多人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有着恶劣的原罪,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最为典型的两家企业是拼多多和今日头条。一个迎合人性贪欲,一个发掘肉欲之欢。两者都是激发和放大人性暗面,让人自私又狭隘,骚情又放纵。
或许会有人说,人家没有违法乱纪,批文经营有什么错,还有那么多用户喜欢,况且政府又支持又鼓励。
如此来看也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