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首个交易日,养猪巨头牧原股份股价遭遇巨震,当天股价下跌7.63%,放量22.92亿元。股价下跌背后,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牧原股份的传言较多,如公司实行承包制改变了自繁自养一体化的既有模式,此外还涉及大规模裁员、短期负债高等言论。
10月9日下午,牧原股份管理层集中对上述传言进行了回应,澄清了当中的不准确提法。
“网上一些公号对公司试点内部承包制,做了不准确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解读。”牧原股份董秘秦军和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回应了网络传言对承包制的评价,二者的概念和实际运营均有出入和差异。传言里认为的承包制是将其比作过去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场所、饲料、仔猪、药品等养殖必备物资,农户根据最终育肥结果与公司结算。这种模式下的公司和农户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主体,仅涉及出栏育肥环节的“外包”。
牧原股份的“承包制”有本质区别,它在维持原有的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允许有意愿的员工通过竞聘方式选择对某一生产批次进行内部承包。公司与员工共创、共享所承包的批次利润,根据批次利润结算奖金。
牧原股份的“承包制”被内部称为共创、共享机制。“共创、共享机制没有改变牧原股份创立以来的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员工是牧原的员工,猪场和技术由牧原提供,员工在猪场内的生产场景和原来一样。”秦军谈了共创、共享机制的目的是通过激励机制,让能干的员工养更多的猪,达成更好的养猪成绩,创造更大的利润,实现员工更高工资薪酬回报和公司更大利润回报的双赢结果。这一机制目前在试点和推广中,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李彦朋详细阐述了共创、共享机制的由来与现实案例。
为应对“非洲猪瘟”,牧原股份在2019年上半年对所有猪舍进行逐步升级,实行了空气过滤、多重隔离、多重洗消、全进全出、拔牙等多种防疫措施,同时配备大量智能化设备。随着大量智能猪舍的应用,关键点越来越聚焦在如何用好这些设备,也就是员工执行层面。
李彦朋认为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是牧原股份成本稳步下降的关键。这就需要员工主动落地新技术来支撑成本快速下降,“这是共创、共享的背景。”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