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业绩扭亏的这一时间节点,喜马拉雅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不过,喜马拉雅的盈利是否具备可持续依然存疑。
百亿债务压顶,IPO迫在眉睫
4月12日,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由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开启了第四次IPO之旅。
与前三次IPO不同的是,喜马拉雅此次IPO业绩已经实现扭亏为盈。招股书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收入61.6亿元,其年内收益约37.36亿元,经调整收益为2.24亿元,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了正向盈利。
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扭亏为盈这个节点十分重要,这不仅预示着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而且在融资时也会获得更高的估值。不过喜马拉雅的首次盈利却是靠“省”出来的,这让喜马拉雅的底气略显不足。
为了这份盈利的招股书,喜马拉雅使出了浑身解数,首先第一招便是裁员降薪。招股书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的员工数比2021年减少了近40%,从4342人减少至2637人。
这一轮大规模裁员中不仅员工受到波及,喜马拉雅的管理层也对自己下了“狠手”,联合创始人余建军的“薪金、工资及花红”从2022年375.9万元直降至2023年179.8万元,董事李兴仁及董事沈结强的“薪金、工资及花红”分别从2022年的208万元、190.9万元减少至2023年的106.6万元及109.9万元。
裁员降薪的效果立竿见影,喜马拉雅的员工福利开支从2021年的1.92亿元,下降7.5%到2022年的1.77亿元,再下降34.9%到2023年的1.15亿元。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裁员是降本增效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是临时策略。
缩减人员规模的同时,喜马拉雅还大幅压缩了营销开支。招股书信息显示,喜马拉雅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已经连续2年下降。从2021年的26.3亿元降到2022年的21.15亿元,再到2023年的20.7亿元,2年间共减少了5.6亿元,降幅为21.29%。
此外,2023年喜马拉雅的营业成本占收入比较2022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这其中,主要是由于给内容创作者和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收入分成减少了2.13亿元、给雇员的福利开支减少了6179.4万元。
通过裁员降薪、削减成本开支等一系列降本的措施,喜马拉雅成功扭亏为盈。但不难看出,这一系列手段不过是当下冲击IPO的权益之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喜马拉雅或将不得再次增加资金投入。
但对已经多年没再融资的喜马拉雅而言,资金已然是捉襟见肘。招股书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的总资产为42亿,但其总负债却高达144亿。值得注意的是,从2021年到2022年,喜马拉雅的净资产连续为负,分别为-155亿和-138亿。
喜马拉雅在2020年成功筹集9亿美元后,就再未获得过新的融资。在此情况下,喜马拉雅IPO迫在眉睫。
涉足网贷赚“快钱”,风险不容小视
在“节流”的同时,喜马拉雅试图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作为眼下来钱最快的方式,喜马拉雅盯上了放贷的生意。
早在2017年,喜马拉雅就以联名信用卡方式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今年3月份,喜马拉雅在APP上线了"听小贝借钱",跨界布局助贷导流。
在"听小贝借钱"上,喜马拉雅接入了钱小乐、宁波银行、中邮消费金融、苏宁升级贷、有钱花、美易借钱、易借速贷、维信金科、58金融、小赢卡贷、融优贷等17家机构。其中有不少平台因涉嫌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行为而遭到消费者大量投诉。
据时代周报报道,有用户通过喜马拉雅“听小贝”借款,合同显示放款机构为兴业消费金融,年化利率(单利)为12%,而等借贷手续都签署完成,再回到“听小贝借钱”的页面点击确认时,提示的年化利率(单利)变成了36%。
互联网流量平台在涉足网贷领域时,初期普遍会选择广告导流方式。然而,在这一模式下,借款人不仅面临多层收费的问题,而且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据中国网财经报道,从“听小贝”进入助贷平台,用户会再被进一步引导至放款机构,形成“套娃式授权”。贷款申请首先是需上传身份证,其次是个人信息填写,借款用户需要填写单位、月薪、居住地、详细地址及多个联系人的姓名手机号及关系等个人信息;最后是刷脸认证。
在此过程中,用户被要求签署授信申请授权、个人信息处理授权等相关协议,表面上与借贷平台签署了四份协议,而实际上内嵌的借贷平台多达17家,授权协议有超80份。也就是说,用户与一家借款平台签署协议时,同时会被授权给无关第三方。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一键授权涉及授权平台和协议众多,消费者根本注意不到授权协议和内容,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是一种侵害。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