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下,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然而,在利益驱使下,投行IPO项目“带病闯关”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财务造假、业绩变脸、内控失陷等现象屡见不鲜。
据《经济参考报》不完全统计,2023年仅因涉及财务造假被监管层处罚的上市公司就有30多家。其中,部分公司连续多年财务造假,在IPO、再融资等阶段均不同程度存在财务造假情况。
IPO乱象背后,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中介机构频频失守是重要根源。为遏制投行IPO项目“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等突出问题,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严惩中介机构“只荐不保”等违规行为。
长江证券一年收9张罚单,港股投行业务被暂停
作为一家老牌券商,长江证券的投行业务并不出色,2023年完成了7家IPO项目,6家撤回或被否,保荐失败率约为46.15%,接近50%。与此同时,由于保荐项目存在问题,长江证券还接连遭到监管处罚。
据统计,2023年,长江证券投行业务及保代合计收到9张罚单,比2022年多了3张。2023年12月4日,长江证券投行业务两位保荐代表人张新杨、王海涛因在保荐清大科越项目时职责履行不到位,遭上交所监管警示。
清大科越属于典型的“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的项目。该公司曾在2022年6月30日递交上市申请,但在2023年7月经历现场检查之后撤回首发上市申报材料,随后收到警示函。罚单显示,清大科越在信息披露质量、会计处理准确性、公司治理规范性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11月7日,长江证券还因为投行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质控、内核工作把关不到位;质量控制部门对项目工作底稿的验收存在缺陷等问题,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7月14日,长江证券保荐代表人辛莉莉、郭佳因在谷麦光电IPO项目中未勤勉尽责被予以通报批评处分,长江证券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5月份,另外两位保代梁彬圣、张俊青因在伟思医疗IPO项目中未勤勉尽责被罚;1月份,长江证券、梁彬圣、韩松在广东嘉元科技可转债项目中未勤勉尽责被罚。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长江证券还因其担任太平洋矿产、亚太网络资讯、恒电控股、万创国际、恒昇昌、百应租赁等六宗上市申请的保荐人并履行其职责期间干犯严重且广泛的缺失,被香港证监会谴责并处以罚款2000万港元,同时局部暂时吊销长江证券融资的牌照,令长江证券融资不得为任何证券在联交所的上市申请担任保荐人,由2023年8月18日起计为期一年。
保荐质量堪忧,投行评级从A类降至B类
接连被处罚背后,长江证券的投行业务保荐质量堪忧,保荐项目“清仓式”分红、上市后“业绩变脸”等情况屡现。
以上文提到的清大科越为例,该公司2019年之2021年合计分红1.13亿元,分红金额比例占公司三年净利润总额(1.68亿元)的67%,实控人郭少青和郭梦婕父女三年累计到手分红超8600万元,金额约占三年公司净利润的一半。而公司到2021年末的营收还仅为1.97亿元,却要募资7.49亿元。
2023年12月24日才被终止IPO的明喆集团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明喆集团净利润合计6.36亿元,但合计现金分红金额却高达8.44亿元,其中2020、2021年,分红金额均远超当年净利润。实控人高海清、张国玲、高艺菲为一家三口合计持有公司80.78%的股份,通过分红将7亿收入囊中。在“清仓式”分红后,明喆集团欲通过IPO募资14.1亿元。
而成功保荐上市的企业中,有不少则出现了“业绩变脸”。以去年长江证券保荐项目中募资金额最高的美利信为例,该公司在2018年至2019年亏损金额均为2500万左右,在冲击上市后业绩出现突击式增长,2020年-2022年营收增速均在30%以上,净利润增速在2022年达到了125.44%,然而上市后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仅为4.76%,净利润增速降为12.78%,业绩大起大落背后,财务真实性有待烤问。
去年7月份上市的信音电子也出现了“业绩变脸”。该公司近三年业绩处于下滑状态,2022年营收净利润均已出现下滑,分别下降了8.16%和7.03%,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了12.22%,净利润则下滑了29.46%。
令人惊讶的,这些“垃圾股”上市时却获得巨额的融资。Wind数据显示,2023年,长江证券保荐的7家IPO项目中6家IPO项目实现资金超募。其中美利信募资总额为17.14亿元,超募7.57亿元,爱科赛博募资总额为14.43亿元,超募9.38亿元;信音电子募资总额为9.03亿元,超募3.12亿元。
长江证券亦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在美利信IPO项目上赚得佣金1.03亿元,在爱科赛博IPO发行项目上获得1.06亿元承销保荐收入,信音电子保荐及承销费用为5918.00万元。而这些企业一年创造的利润也不过上亿元。由于执业质量较低,2023年长江证券投行业务评级从A类被降至B类。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