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保险科技企业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保”)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递交上市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募集5000万美元资金,股票代码“YB”。高盛、花旗、中金公司和老虎证券担任其IPO的承销商。
公开信息显示,元保成立于2019年,核心业务模式为联合保险公司定制与分销人身险产品,并为用户提供理赔等售后服务。2020年,元保正式上线运营。简言之,元保所做的业务就是保险中介。
据悉,今年以来有多家保险科技公司已经成功在境外上市或为境外上市做准备。有家保险和致保科技已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益盛鑫科技、i云保亦计划赴美上市。港股方面,众淼控股已上市,手回科技、圆心科技也在筹备港股上市。
网易前高管孵化,2024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元保创始人方锐曾是网易高管,2003年加入网易,创立网易电商和网易支付,历任网易集团副总裁、传易集团CEO,在网易工作时间长达17年。在离开网易不久后,方锐便创立了元保。
或许是因为创始人方锐长年的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经验,元保以“AI+保险”模式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区别于一般的保险科技公司。据介绍,元保将AI技术引入保险分销与理赔等全部环节,将传统的保险产品销售活动由人力资源驱动变成由AI技术驱动,提升了国内保险销售与理赔等售后服务的体验和效率。
但也有分析指出,元保的业务本质是通过定向广告投放、信息流曝光、搜索推荐等算法筛选、吸引潜在客户,代销保险产品,再从保费中抽取佣金作为公司的收入。
在成立最初三年,元保就完成了三轮融资,其中2021年的C轮融资就近10亿元。不过这也是元保最后一次融资。
而元保成立后虽然规模增长迅速,却迟迟没有盈利,一直处于“烧钱”的状态。招股书显示,元保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3.85亿、8.5亿和20.4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21%和141%。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2.18亿元、4.35亿元和3.33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1875万元和2.03亿元。
直到2024年上半年,元保终于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元保实现营收15.29亿元,实现归母利润1.75亿元。持续的“烧钱”换规模却没有新的资本进账,这或许是元保选择去美国上市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元保赴美上市也有自己的底气。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2023年首年保费计算,元保是国内人身险市场的第二大分销商,同时也是国内人身险市场上最大的独立保险分销商。
保险科技公司市场遇冷,背后存在监管压力
据了解,中国保险科技融资自2015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直至2020年,保险科技融资才呈现出下行态势。如今包括元保在内冲刺上市的保险科技公司也多是在这一时期成立。
但是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投资者对保险科技公司的热情已经大不如前。例如,有家保险发行价为5美元/股,到2024年8月股价一度飙升至35.44美元/股,截至9月23日股价已下跌至0.68美元/股。致保科技上市后即遭遇破发,此后股价起起落落,截至9月23日股价报收3.95美元/股,低于发行价4美元/股。
一种观点认为,保科技公司资本市场遇冷可能与合规问题有关。早在2021年10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08号)》,对互联网人身险的经营资质、业务范围等做出了严格限制,以约束互联网保险业的各种乱象。
时至今日,保险科技公司的各种乱象仍然存在,元保也不例外。黑猫投诉显示,元保累计收到投诉超1100条,多涉及欺诈消费者和扣费问题。
8月18日,一名消费者投诉称,2023年8月在玉门扫了一个共享单车,元保的广告突然弹出来就不小心点上,结果后面开始自动扣费了,也没有短信提醒,持续扣费扣了一年,今年才发现,希望平台能帮助将这笔钱追回。
此外,市场上还存着一种“魔方业务”,即通过免费赠险或以低保费、低保额、高免赔的保险来获客,进而引导客户“升级”保障或投保其他保险的行为,于去年8月至9月被监管部门叫停。黑猫头投诉平台显示,元保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有评论指出,元保较为重视用户的反馈,解决问题比较积极,所以尽管存在诱导消费的问题,但是没有形成较大的负面舆论。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元保的投诉完成率为100%,9月截至目前尚无新增投诉。
由于监管的压力仍然存在,公司发展前途仍可能受到影响,保险科技公司争相上市背后或许也存在早日“落袋为安”的心态。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