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银华基金的规模冲动, 成为基金经理难以承受之重

银华基金的规模冲动, 成为基金经理难以承受之重

近年来,明星基金经理业绩频频“变脸”,前后巨大的反差,让投资者直呼“上当受骗”。但实际上,明星基金经理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银华基金的两位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和崔巍近两年经历了从巅...

近年来,明星基金经理业绩频频“变脸”,前后巨大的反差,让投资者直呼“上当受骗”。但实际上,明星基金经理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银华基金的两位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和崔巍近两年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的转化,折射出了当下众多明星基金经理生存现状。

李晓星是“半路出家”型基金经理,拥有剑桥大学工程学与帝国理工大学双硕士背景。大学毕业后,先在世界500强企业ABB供职5年,岗位覆盖了研发工程师、运营顾问和国际审计。三十而立之年,李晓星才转行进入基金圈,2011年初正式加盟银华基金从零开始,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用时4年有余,李晓星从研究员顺利完成到基金经理的转变,2015年开始管理银华中小盘精选。初入基金行业,李晓星便大显身手,银华中小盘混合在2015-2021年末期间任职回报率突破230%,在全市场排名前百,挺进TOP5%。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A从2018年至2021年取得274.6%收益率。

从整体来看,李晓星在2020年之前管理的产品均取得不错成绩,名气也蹭蹭上涨。

但对基金经理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一方面随着名气上升,其管理规模也水涨船高,到2021年李晓星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524亿元,占公司权益类产品总规模的32%,这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在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后,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聚光灯下基金经理能否静下心来思考投资组合成为一大考验。

果不其然,在2020年后市场疯狂追捧明星基金经理的两年,李晓星的业绩表现出现了180度大转弯。

2021年以来,李晓星新发的7只基金无一例外全部亏损,少则亏损24%,多则亏损45%。基金持有者属于被深度套牢的状态之中。

作为银华“双子星”之一的崔巍同样在近两年遭遇了惨烈的回撤,拳头产品银华富裕主题混合A近三年下跌了44%,基金规模从2021年高峰时的227.51亿元回落至2024年一季度的127.68亿元。2021年后新发的银华富利精选、银华富饶精选三年持有、银华富久食品饮料精选三只基金分别下跌45.26%、47.44%、40.19%。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变脸”背后,整体市场环境低迷是重要原因,但基金公司的规模情结也难辞其咎。

在李晓星打出名气后,银华基金便开始加快基金产品的发行,仅2021年李晓星旗下就新增了5只产品,2022年再发行4只产品。截至目前,李晓星在管基金数量已达到15只,“一拖多”情况十分严重。

一般情况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需对行业、个股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若他们“一拖多”,可能会存在持仓雷同、克隆型产品“一损俱损”的情况,李晓星业绩“变脸”背后,显然有“一拖多”的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基金经理也颇感无奈。据业内人士透露,基金经理在是否发行产品,发行多少只产品和产品规模上没有绝对话语权,这些事项更多地属于基金公司整体决策,以及投资端和销售端的共同决策,且通常要考虑代销渠道的需求。

而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产品发行自然是多多益善,管理规模越大,管理费用自然也会越高。统计显示,2021年-2023年间,焦巍所管4只产品累计亏损额高达130.36亿元,李晓星所管理产品的累计亏损158.76亿元,银华基金旗下产品在近两年合计亏损约376.89亿元,但却从中获得的管理费约57.48亿元。

基金公司从规模增长中取得了不菲的收益,然而基金经理却因此可能成为“牺牲品”。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净值少一分,基金经理的排名也要相应往下滑,进而影响基金经理的名气、规模、奖金等等,业绩长期拉胯的话最后可能还会遭无情的抛弃,并影响职业发展。

正如李晓星曾在季报中所言,“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大家都还是比较要强,谁都不希望自己做的比同行差。净值不说谎,净值比别人少一分,那持有人挣得钱就比别人少一分。”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