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仓成都3年后,龙大美食爆发“食安”危机

重仓成都3年后,龙大美食爆发“食安”危机

近日,山东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所购买的龙大肉食生产的火腿中“好像出现老鼠尾巴”,引发关注。尽管这一事件经权威机构鉴定否认了“鼠尾”,但公众对龙大美食的食品安全的质疑并没有消除,更多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

近日,山东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所购买的龙大肉食生产的火腿中“好像出现老鼠尾巴”,引发关注。

尽管这一事件经权威机构鉴定否认了“鼠尾”,但公众对龙大美食的食品安全的质疑并没有消除,更多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问题被暴露出来。

01

山东网友称火腿中吃出“老鼠尾巴”

龙大美食食品安全受质疑

网友将该件事曝光后,2月29日,龙大美食派专人赶赴青岛,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取得当面联系,共同对涉事火腿进行确认、封存,由市场监管部门送往权威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经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济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家对涉事火腿中“异物”外观鉴定,“异物”为无骨骼结构的中空管状,管腔外径约2.5mm、内径约1mm。

鉴定意见为“不属于动物尾巴,高度疑似为动物血管。”

这并不是单一事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期还有至少3条关于龙大美食的食品安全投诉,包括在拼多多京东龙大美食专卖店等购买的龙大美食香肠发黑发霉、造成食物中毒等。

|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显示近期共有6条“龙大美食”的食品安全投诉

整体而言尽管这次事件的结果对龙大美食来说是积极的,但是,频繁的食品安全投诉无疑让人对其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02

已经落地成都研发中心/预制菜超市

资料显示,龙大美食前身创办于1996年,总部位于山东莱阳,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目前公司拥有莱阳、聊城、潍坊、黑龙江、河南等7个大型屠宰场,年生猪屠宰能力达到1100万头。

|图源龙大美食官微

龙大美食海底捞、肯德基、麦当劳、西贝莜面村、荷美尔、半天妖、永辉、家乐福等多个知名餐饮连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大型连锁商超等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1年,龙大美食明确了以食品为主体,以养殖和屠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战略,并与四川省火锅协会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成为“特约战略合作商”,共同推进生产、研发、渠道、客户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随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川研发中心,是龙大美食推进全国化布局的西南总部;成都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川渝口味产品和休闲食品的研发,成都蓝润置地广场龙大美食的预制菜超市开始运营,西南地区作为龙大美食的重要市场。

就产能布局而言,龙大美食目前已经在华东、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等五大区域进行了布局。目前正在建设的产能包括海南、江苏和四川巴中,在投入生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全国的产能布局。

03

2023年净利润

预计亏损13.60亿元-17.60亿元

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21年,龙大美食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首次亏损,2022年扭亏后,2023年又陷入巨亏。根据公司此前业绩预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3.60亿元-17.60亿元,创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纪录。

根据公司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公司食品板块23年收入约22亿,增速超30%,其中预制菜业务收入超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0%,营收规模及增速表现较好。

预制菜业务一直是食品板块的主要增长来源,该业务2021年收入11.82亿元,2022年收入13.14亿元,2023年收入则就突破19亿元,预制菜业绩贡献超预期。

不过,龙大美食的预制菜业务占比还有待提升。2022年,预制菜业务占比8.16%。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占比提升至14.30%。

04

预制菜赛道难突围

龙大美食未来发展如何?

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未来预计将形成万亿级市场,另,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达10720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各方积极挖掘预制菜产业发展新机遇。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从10年前的20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7万多家。

二级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3月4日收盘,龙大美食股价报7.08元,跌2.34%,总市值76.4亿元。2021年以来,龙大美食股价跌幅合计超40%。

在业绩和股价低迷期,龙大美食董事长和总经理相继发生变更。

综合来看,龙大美食受猪价走低影响,近几年亏损额较大,二级市场低迷。为推动业绩破局,龙大美食战略升级为“一体两翼”战略,押注预制菜业务。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预制菜业务增速较快,但占比还不到15%,难以挑起业绩大梁。

未来,龙大美食由于鲜冻肉业务占比较大,业绩仍将受到猪价涨跌影响。从长远看,预制菜业务的将是公司摆脱业绩剧烈波动的关键。龙大美食接下来业绩和股价如何表现,我们将保持关注。

05

专家观点:

企业面对负面危机

首要是稳定消费者信心

杨震

文轩智库舆情与产经专家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龙大美食为什么不能取信于人?

龙大美食的火腿被消费者发现有鼠尾状异物的事件已经持续了一周有余。虽然事情引发的舆情不大,甚至可以说波澜不惊,可见的舆情却冷人心寒。在几个重要舆论平台上,我们可以见到的绝大部分评论和发言都表示——不信!

这反映出更为可怕的舆情真相——沉默的消费者甚至都懒得再关心这种事情了,只需要看到这则消息的标题,然后在心里默默拉黑就行了。至少我会和沉默的大多数一样做。

看来龙大美食是没法真正纠正公众的信心了。为什么?因为龙大美食不得已承担了鼠头鸭脖事件的后续负面影响。这算得上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的证明了。这个原理就是首因效应,也就是先入之见。就是说,当一个事件发生后,知悉这一事件的人们会受该事件造成的印象左右,并难以改变。因为人在认知上有一种俭省认知成本的倾向。当首因出现后,人们只需要将后续事件归入到已有经验的某个类别当中,就足以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这样可以省却许多麻烦。

当首因效应是负面印象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负面的先入之见一旦在受众头脑中形成,要改变它就得付出很大的成本。

龙大美食遇到的此次事件,便被鼠头鸭脖事件的阴影覆盖,难以撇清关系。这是因为,龙大美食遭遇了一个困境——鼠头鸭脖事件是别人搞出来的,凭什么要我负出成本?在纠正先入之见时,付出成本的一方往往被其他人搭了便车。这种赔本之举自然让当事方不愿承担。结果就是有关联的各方统统都被卷进了负面先入之见造成的舆论漩涡,跟着一起倒霉。

龙大美食显然没有充分意识到,只有主动摆脱这一困境,才可能真正度过此次负面舆情事件。这需要将事件相关的所有疑点都开诚布公地加以澄清;澄清行为还必须援引足够中立的第三方参与;舆情应对的过程也务必要公开透明。依此衡量,龙大当然做得很不够。首先,龙大美食并没有回答发现所谓老鼠尾巴的消费者提出的一个细节——所谓鼠尾上有毛。在龙大美食提供的检验报告中,对此只字不提,显然不足以消除公众的怀疑和不信任。其次,龙大美食仅仅援引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济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专家证言,同样不够有力。因为都是山东的检验机构,消费者不能不担心地方保护主义作祟。最后,龙大美食还没有足够公开透明地公布检验检测过程,也没有引入当事方或消费者协会参与整个检验过程,这就使检验过程不得不受到怀疑。

恰恰去年的鼠头鸭脖事件中,也正是市场监管方和检验方作出了严重歪曲事实和不负责任的检验结果,使得事件激化,并给公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

可以说,龙大美食目前的应对只做到了及时,却并不充分。在舆情公关方面是失败的。

由于纠正负面首因效应的成本非常高昂,企业在应对时一定要全力以赴,必须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态度才能真正应对好事态,稳定消费者的信心。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