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娱乐至死?《中国好声音》背后的“造星模式”

娱乐至死?《中国好声音》背后的“造星模式”

今日,浙江卫视微博发布最新消息:鉴于对观众和网友反映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的问题正在调查之中,该节目暂停播出。“有人想到我的感受吗?28年做一个歌手,站在台上被别人侮辱!”8月17日晚,一段疑似著名歌手李玟生...

今日,浙江卫视微博发布最新消息:鉴于对观众和网友反映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的问题正在调查之中,该节目暂停播出。

“有人想到我的感受吗?28年做一个歌手,站在台上被别人侮辱!”

8月17日晚,一段疑似著名歌手李玟生前控诉综艺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录音曝光后,8月18日,《中国好声音》母公司星空华文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星空华文”,06698.HK)股价大跌,截至当日收盘,报94.950港元,大跌23.43%,总市值391.4亿港元,较前一日蒸发近116亿港元。这也是星空华文自2022年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其实,李玟录音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在于业内与公众对星空华文及旗下灿星文化造星模式的不满。

星空华文的背景

听到星空华文,或许大家比较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很多知名人士。

星空华文最早的雏形是香港富豪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创办的星空传媒。1991年,香港开始发放卫星电视牌照,刚回香港的李泽楷在父亲李嘉诚的示意下用4亿美元创立了星空传媒Star TV。

两年后,传媒大亨默多克两次出资总计9.5亿美元,从李泽楷手里买下了星空传媒Star TV的全部股份。这笔交易让李泽楷赚到了自己回国创业的第一桶金,也让他自此名声大噪。在卖出星空传媒的当年,李泽楷创办了自己的盈科集团,开启了自己的“小超人”之路。

不过在故事的另一头,一向喜欢大张旗鼓并购的默多克却没有从星空传媒上吃到甜头。

受卫视落地等因素影响,默多克接手期间,星空传媒连年亏损,这一度被看作是默多克并购历史上的一次败笔。在默多克庞大的商业帝国中,星空传媒变成了一块“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业务。

2006年,默多克旗下的News Corporation (Asia) Ltd.在中国成立了灿星文化,主要从事电视节目及广播业务以及亚洲电影IP库的运营及授权业务。

转机来到了2010年,华人文化联合三名独立第三方金融投资者,收购了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CMC Asia公司50.1%的股权。值得一提的是,星空传媒为CMC Asia的子公司,而灿星文化为星空传媒子公司。

2011年,华人文化挖来了制作过《中国达人秀》《加油好男儿》等知名综艺节目的制作人田明担任CEO。不过田明并不是独自出走,在从东方卫视离职后,他带领了十几个人的团队集体跳槽到灿星文化,后来一起成为实控人的金磊和徐向东也都是田明团队的核心人物。

田明到来的第二年,《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成为当年的爆款综艺。

有数据显示,在节目投入1亿元的情况下,播出后仅广告收入就高达3.5亿元,田明也因此被称为是“中国好声音之父”。此后灿星文化陆续制作了《这!就是街舞》《蒙面唱将猜猜猜》《蒙面舞王》《追光吧!哥哥》等知名节目。

以节目《中国好声音》形成造星闭环

当时,灿星文化无疑是中国市场化综艺节目制作的扛把子。其合作的平台,包括了中国五大卫星电视媒体平台中的四大卫视、中国三大网络视频平台及中国两大在线音乐平台。

为了降低对单一业务、特别是单一节目的依赖,2016年初,灿星文化收购了节目广告运营公司星空国际和音乐IP运营与艺人经纪公司梦响强音,对价分别为1.03亿元和20.80亿元。

最值得关注的是梦响强音,这项关联交易帮原股东田明等人资产变现20多亿元,却让灿星文化背上了超过16亿元的商誉。

灿星文化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商业闭环。灿星负责节目制作,通过《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培育艺人,签约到梦响强音旗下,通过后续的演出、授权等业务形成巨大收益,典型的“一鱼多吃”。

灿星文化在IPO招股书中披露过曾经的艺人名单,包括张碧晨、周深、吴莫愁、黄霄云、希林娜依·高等,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中国好声音》成名进入演艺圈的。

这种商业模式,正成为此次声讨的核心点之一。已经数次有相关人士爆料称,参加《中国好声音》选秀,一旦表现不错,就有相关人士接触签约事宜,是否签约及相关条款,可能会影响比赛的走向。

所以,经常有人调侃说,《中国好声音》实力最强的,往往不是冠军。

期间,田明等人产生了拥抱资本的想法,田明曾表示,灿星文化及其母公司星空华文传媒,还有专注演艺经纪业务的梦响强音,未来都要进入资本市场。

上市募资

拓展综艺和挖掘泛娱乐新的垂直领域

星空华文的上市之路可谓坎坷,灿星文化曾两次冲击A股,均中途折戟。

2021年灿星文化迅速与香港地区的星空华文传媒电影完成重组为星空华文,转战港股继续IPO,历经三次递表,终于如愿在港交所敲钟。

上市首日(2022年12月29日),星空华文大幅走高,股价涨超70%,以45.20港元报收。30日继续高走,截至12月30日收盘,星空华文股价为50.35港元,较发行价26.5港元上涨90%,总市值已超200亿港元。

谈及星空华文的上市,分析师认为,“只有通过上市募资,才能让状况不佳但故事尚在的星空华文有实力去拓展综艺和挖掘泛娱乐新的垂直领域。”

具体来看,星空华文的营收主要依赖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业务,从2019年至2021年,该部分业务占比分别为74.2%、69.9%、78%;其次是音乐IP运营及授权,占比10%左右。但业务从毛利率上看,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业务的毛利率在10%-30%浮动,远低于其他两个业务的60%-90%。

对于综艺业务占比7成以上的商业模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这并非一个糟糕的模式。“随着疫情平稳放开,娱乐需求也会增加,从这个角度看,综艺IP是一个可持续的业务。”

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业务的收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收入分成模式,另一种是委托制作模式。前者为与媒体平台制作及共同投资综艺节目,并与平台共享广告销售;后者为媒体平台委聘星空华文制作综艺节目并支付固定佣金。星空华文通过向媒体平台收入综艺节目回放的广播权及授出举办线下文娱活动的权利产生额外收入(收取授权费)。

2019年到2021年,收入分成模式为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比84.9%、61.1%和80.1%。但从毛利率上看,由于该模式下的舞台布置以及嘉宾邀请等费用主要由投资媒体平台提供,因此,委托制作模式的毛利率更高。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对此,国元国际研报分析,委托模式下收入较为固定,分成模式下收入更具弹性。未来公司将发力委托制作模式。公司的收入非常依赖节目受欢迎程度,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行业的竞争力。

两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收入分成是走批发路线,做业绩;委托模式是走精细化路线,做利润。对一家这个企业来讲,既有做营销的业务,也有做利润的业务,协调发展是有优势的。

迈入了业绩下行区间

预计2023上半年亏损扩大至1830万元

但从2020年开始,星空华文迈入了业绩的下行区间——收入从2019年的18.24亿元降至2022年的8.76亿元,净利润也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陷入亏损,2022年才刚刚小幅盈利。

根据最新披露的业绩预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至1.416亿元-1.516亿元,经调整亏损1830万元-1460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630万元。

星空华文当前的业务可以分为4类,其中综艺节目IP运营及授权业务(下文简称综艺业务)占比最高,2022年带来80%的收入,其中就包括《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中国达人秀》等热门节目。其次是音乐、剧集及电影和其他IP运营及授权业务,分别带来7%、7%和6%的收入。

对于业绩的下滑,星空华文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综艺节目减少(由2020年的8个减至2021年的7个)导致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收入下降,以及《中国好声音》产生的收入下降。其次是由于2021年制作与《蒙面唱将猜猜猜》节目相关的音乐IP比2020年少,由此导致音乐IP运营及授权产生的收入下降。除此之外,电影及剧集IP运营及授权产生的收入下降也对收入造成了影响。

由于企业客户广告预算下降,也导致《中国好声音》产生的收入下降。

近三年间,《中国好声音》给星空华文创造的收入从2019年的4.90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245亿元,再降至2021年的2.52亿元;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46.6%降至2020年的16.8%,再降至2021年的2.2%。2022年,星空华文并没有透露《中国好声音》的营收情况,仅表示,毛利率高于2021年。

《中国好声音》事件产生的影响?

星空华文于2012年推出《中国好声音》,至今年《中国好声音2023》,已经走过12季。随着营收大幅缩减,《中国好声音》的口碑也连年下滑。

天眼查APP显示,《中国好声音》歌曲相关著作权纠纷达上百起,多数为灿星文化以原告身份起诉他人,被告包括广州市零距离娱乐有限公司、广州齐富娱乐有限公司、东莞市新濠娱乐有限公司等,涉及《发如雪》《慢慢喜欢你》《假如爱有天意》《斗牛》《黑色柳丁》《光辉岁月》等多首歌曲。

到如今,哪怕《中国好声音》这个老IP翻红困难,星空华文(06698.HK)硬着头皮也要上。因为,除此之外,公司没什么能够快速拉动业绩的产品了。

现在的这轮舆论风暴,如一场反噬,正在对其影响力形成致命一击。

星空华文《中国好声音》模式背后,是娱乐业大佬们对于行业话语权的极致把控。在此之前,“邓紫棋向《中国好声音》制作方讨薪”的热搜,也曾引发广泛关注。

对于演艺圈生态而言,星空华文的垄断地位无疑是一种压制。

艺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这些强大的制作公司,很多时候不得不妥协,接受不公平的待遇。这对于演艺圈的多元化和公平性都是一种破坏,这种不健康的行业生态,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改革。

总的来说,李玟录音事件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需要对节目制作公司的垄断地位进行审视。只有打破这种垄断,才能让演艺圈更加公平和多元。同时,也需要对星空华文这样的公司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保护艺人的权益。

对于整个音乐选秀节目行业来说,此次事件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次事件将会引发公众对音乐选秀节目公正性的关注和质疑,可能会导致行业公信力下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专家观点:

牌子砸掉了,很难重建

杨震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 文轩智库舆情专家

可以这样说,李玟录音曝光对星空华文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星空华文的主营业务其实就是综艺,而其中尤以《中国好声音》和《这!就是街舞》为支撑。星空华文当前的四类业务中,综艺节目IP运营及授权业务(下文简称综艺业务)占比最高,2022年带来80%的收入,其中就包括《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中国达人秀》等热门节目。综艺节目的主要利润又是通过广告获取的。2019年到2021年,广告收入占比均在50%以上,而足够吸睛的节目效果既是收视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广告商投放意愿的支撑。其中,《中国好声音》一直是星空华文的顶梁柱。尽管最近三年,《中国好声音》的收入从4.91亿元降至2.52亿元,毛利率也从46.64%骤降至2.22%,但始终是星空华文旗下贡献收入最多的一档综艺节目。而近三年来星空华文状况一直走低。因此,此次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和釜底抽薪。今后是否能恢复起来实在不乐观。

之所以如此,是和娱乐产业的特点有关的。娱乐产业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或粉丝经济。而注意力资源却受到非常复杂的因素影响,比一般的消费需求的表现更为复杂。其中,社会形象、公共道德形象等都是无法忽视的因素,而且作用极大。我们可以一边骂麦当营,一边吃麦当劳,但几乎不会一边骂某档综艺,一边津津有味地观看。因而,娱乐产业的公司不得不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业务和运维。在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拥有粉丝基础和影响力资源的不独是娱乐公司,还有明星。这两类主体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复杂。合作得当,则一起享受粉丝注意力经济的红利,合作不当,则可能两败俱伤。

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种要求。不管最后的调查结果如何,星空华文在今后都务必反思此次事件的根源,学会和气生财。要解决目前的困境,恐怕还是只有老老实实接受调查,通过真诚的沟通来重建信任。

不过我们对此不可过于乐观。因为对于娱乐行业来说,牌子砸掉了,很难重建。毕竟,娱乐产品的主角是人,不是一杯瑞幸咖啡。人们的道德偏好不可能不体现出来。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