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安乃达IPO:超5亿现金在手还要补流,扩产能之后消化在何方?

安乃达IPO:超5亿现金在手还要补流,扩产能之后消化在何方?

6月24日,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乃达)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开启申购,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泰证券,根据网下发行询价报价情况,公司协商确定本次IPO发行价格为20.56 元/股。...

6月24日,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乃达)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开启申购,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泰证券,根据网下发行询价报价情况,公司协商确定本次IPO发行价格为20.56 元/股。

财闻网了解到,安乃达是一家从事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产品包括直驱轮毂电机、减速轮毂电机和中置电机三大系列电机,以及与电机相匹配的控制器、传感器、仪表等部件,主要应用于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等电动两轮车。

此次IPO,安乃达计划募资10.39亿元分别用于安乃达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建设项目、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然而,从目前的发行价来看,安乃达本次发行总股数为2900万股,发行价为20.56元每股,实际募集资金为5.96亿元。也就是说,安乃达此次IPO实际募集资金与招股书募集资金相差4.43亿元,相当于缩水了近43%。

对于与招股书原计划的募集资金金额相差巨大,是安乃达原本募集资金就存在虚高问题?还是IPO募投项目投产之后产能该如何消化?安乃达有必要给予市场投资者一份明确的答复。

 

欲要3亿补流涉嫌虚高募资额

根据招股显示,安乃达拟发行2900万股计划募资10.39亿元分别用于安乃达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建设项目、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安乃达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30,118.26万元、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扩产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33,511.68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10,269.92万元和30,000.00万元。

在安乃达募投项目之中,最受关注的是高达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安乃达的解释是公司拟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中的 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该部分资金将全部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本项目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简单来说,安乃达就是计划募资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债务问题,但事实上从当前的经营来看,公司基本没有太大负债压力。

从资产负债来看,安乃达在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 50.80%、43.62%和 47.64%。安乃达在招股书中披露到,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持续为正,2023 年末较 2021 年末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长期偿债能力得到了加强。

到2023 年末,安乃达资产负债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系 2023 年公司基于资金成本考虑更多地将应收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而不是向供应商背书,向供应商则使用自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导致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较多,资产负债率有所提高。不过,安乃达则表示,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保持增长,2023 年末资产负债率的提高未影响到公司的偿债能力。

从公司借款方面看,根据招股书披露,安乃达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间并未产生任何的长期借款,而短期借款方面也是逐年大幅减少。数据显示,安乃达在2021年至2023年间产生的短期借款分别为7,008,234.72元、8,414,252.73元、3,219,483.49元。

而财报显示,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18,010.82 万元、139,789.89 万元和 142,747.47 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孰低)分别为 12,379.23 万元、15,087.03 万元和 13,237.39 万元。

也就是说,截止到2023年末,安乃达在借款当面的资金仅仅只有321.95万元,但仅仅在2023年度净利润就到了1.32亿元,公司一年利润的一个零头便足以偿还公司的借款,那么安乃达以提高公司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去募资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的理由明显是说不通的。

实际上,安乃达是根本“不差钱”的,公司目前账户上手握巨额现金。招股书披露显示,2021年至2023年度,安乃达货币资金分别达到2.05亿元、2.52亿元、5.26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8.65%、29.14%、48.06%,过去三年公司货币资金大幅增加。

 

安乃达表示,货币资金大幅增长主要系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加强资金管理,销售回款情况良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高所致。令人关注的是特别是在2023年度,公司货币资金相较于过去两年增加了仅一倍之多,达到了5.26亿元。其中,到2023年度仅银行存款就达到了5.14亿元。

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借款压力,一方面又手握巨额现金,但另一方面却以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等为由,又要想市场再去募集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很显然,安乃达此次IPO募投项目拟募集资金是存在明显虚增募集额嫌疑的,这或许也是公司实际募集资金被大幅缩水43%的重要因数之一。

募投项目投产后何处消化产能?

除了IPO项目拟募集资金存在争议之外,安乃达IPO募投项目本身也存在着巨大市场风险。

根据安乃达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建设项目披露,本项目预计两年完成,项目建成并达产后,新增直驱轮毂电机 300 万台/年,减速轮毂电机 20 万台/年,中置电机 20 万台/年的生产能力。此外,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扩产项目建成后,新增直驱轮毂电机 100 万台/年、减速轮毂电机 40 万台/ 年、中置电机 30 万台/年、控制器 90 万台/年的生产能力。

根据全面投产后的产能来估算,安乃达IPO项目全面投产之后的产能至少要超过目前产能的一倍以上。而如此巨大的产能之下,不得不令人质疑公司当前的产品未来市场真的可以消化掉吗?

资料显示,安乃达产品包括直驱轮毂电机、减速轮毂电机和中置电机三大系列电机,以及与电机相匹配的控制器、传感器、仪表等部件,主要应用于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等电动两轮车。目前,公司与雅迪、爱玛、台铃、MFC、Accell 等电动两轮车品牌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根据招股书披露,安乃达在2021年度至2023年度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3396.78万元、103,114.80万元、121,726.4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0.67%、73.76%、85.27%。可以看出,不管是在销售金额还是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都是在逐年大幅增长,这无疑给公司未来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其中还可以看出的是,雅迪集团和东莞台铃是公司最大客户,2021年度至2023年度这两家客户所贡献的营业收入比例合计分别为48.57%、45.60%、65.47%。也就是说,截止到2023年末,安乃达超过65%以上的收入都是来源于雅迪集团和东莞台铃。

据了解,雅迪集团和东莞台铃虽然是国内电动两轮车知名企业,但近年来电动两轮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且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状态。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若以全国家庭户数计算,每5户家庭就拥有4辆左右电动车。

而艾瑞咨询披露的《2021年中国两轮电动车智能化白皮书》报告显示,除了2019年之外,国内电动两轮车的产量均始终高于销量,特别是2020年至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的产量和销量的差额分别为340万辆、600万辆、650万辆,其差额明显是在逐年增加,市场的消化越来越难。

而在如此市场环境之下,安乃达IPO项目投产之后将至少扩大一倍产能市场又改目前的如何消化呢?事实上,安乃达在IPO问询借款监管层也是重点关注该问题,而安乃达解释是公司产品主要销售至欧洲市场,尚未直接向日本和美国市场销售。未来,公司将在继续巩固并开拓欧洲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美国及日本市场机会,为公司海外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安乃达如此解释很显然是存在疑点的。首先是主要销售至欧洲市场,但事实上公司主要大客户都是国内电动两轮车企业,且其产品主要也是国内消费群体为主。其次,安乃达称将发掘美国及日本市场也是非常艰难的。以日本市场为例,目前日本电动两轮车市场竞争也是十分激烈,且市场也已经出现饱和状态。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2022 年日本电助力自行车销量达 79.49 万辆,2015-2022 年日本电助力自行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 7.86%。日本本土企业雅马哈、松下、普利司通等占据日本主要电助力自行车电机市场,国外品牌进入日本市场难度是非常大的。

再看美国市场方面,安乃达在此前回复函中引用美国轻型电动车协会数据称,2021年美国电助力自行车销量达55.00万辆,同比增长 25.86%;2017-2021年,美国电助力自行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 25.74%,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但事实上了解美国居民生活发现,目前美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是非常狭小的,基本上电动两轮车在当地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首先是美国国内电价要比汽油价格昂贵,而且美国汽车价格非常低,如果加上关税一辆电动两轮车价格是可以买辆二手汽车的,从经济方面大部分人群出行都会选择汽车。此外,美国地广人稀,电动两轮车续航非常有限,且当地充电设施不完善,这也导致绝大部分出行都不会选电动两轮车。而在当前美国生活出行环境之下,电动两轮车显然是没有太大市场空间的。

从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安乃达所计划的开拓美国或日本市场的设想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安乃达募投项目未来投产之后如此巨大产能如果不能及时消化,这将为公司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即将挂牌上市的安乃达,能否给予未来投资者一份明确的回答?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财闻网是国内专业从事全球资本市场变化的政策解读、产业分析、价值投资、IPO、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国际综合性财经研究平台。财闻网专注于全球资本市场变化,打造了国际、产业、A股、港股、美股、IPO六大品牌频道,帮助投资者构建专业、客观、公正的研究报告信息。

最新文章

共 2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