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殡葬第一股”福寿园(港股代码:01448)传来业绩大幅下滑的消息。3月14日,福寿园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内容显示,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该年度将录得归母净利润为3.72亿元至3.96亿元 ,较2023年的约7.91亿元减少约50%至53%。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原因,公告显示,福寿园董事会认为2024年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受复杂的经济环境及谨慎消费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及因此导致的部分附属公司的商誉及资产减值。如果拉长周期来看,从2010年至今,福寿园净利润首次出现如此大幅度下滑。
福寿园业绩转亏早有征兆。事实上,该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即曝出营收同比大幅下滑27.8%、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5.7%的数据。彼时,其在财报中解释称,随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短期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服务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因素依然存在,居民消费能力仍旧有待进一步提升。
“殡葬第一股”福寿园业绩骤降引关注
“殡葬第一股”福寿园发布盈利预警,2024年净利润预计大幅下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3月14日发布的盈利预警,截至2024年12月31日,福寿园本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72亿元至3.96亿元,与2023年的7.91亿元相比,减少约50% - 53%。这一业绩表现与过往形成鲜明对比,在2018 - 2023年期间,福寿园营收与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毛利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福寿园董事会指出,此次利润下滑主要源于复杂的经济环境及谨慎消费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进而导致部分附属公司的商誉及资产减值。此外,部分附属公司因不同税务因素,税务成本上升,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从业务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福寿园墓园服务收入9.06亿元,同比减少29.6%,经营性墓穴服务销售数量同比下滑31.5%,墓穴销售单价从2021年的历史高点12.15万元持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已跌至11.73万元;殡仪服务收入1.84亿元,同比减少17.8% ,经营利润率为14%,同比下滑6.9%。
长期以来,福寿园以墓园服务和殡仪服务为主要营收来源,凭借其品牌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业绩表现稳健。自2019年来,其毛利率均维持在80%以上,墓穴价格也连年走高,从2018年的10.25万元/个涨至2023年的11.95万元/个,涨幅约为17%。但进入2024年,受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高端墓穴销售遇冷,消费需求出现变化。
面对传统业务困境,福寿园积极探索转型,将发展方向瞄向科技殡葬和“殡葬互联网+”服务。2023年,福寿园将自身定位调整为“殡葬和生命科技服务商”,并于2024年清明节期间,以“数智人虚拟发布”形式举办发布会,展示利用AI技术为著名媒体人打造数字重生形象的成果,推出数字人图文版、语音合成版和定制数字人等AI产品,试图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
然而,这一创新尝试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福寿园AI产品定价高于市场水平,如数字人图文版售价199元/次,远高于电商平台上类似服务的价格;另一方面,AI技术在殡葬领域应用面临伦理、情感和法律等多方面障碍,传统“入土为安”观念阻碍了AI数字人的广泛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增加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业绩下滑,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殡葬行业的市场需求仍具有一定增长空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福寿园在品牌、服务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若能有效应对当前挑战,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有望在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
二级市场上,受业绩预警影响,3月15日,福寿园股价开盘大跌,盘中一度跌超14%,截至当日收盘,报5.66港元/股,跌幅为10.46%,总市值为164.55亿港元。投资者对福寿园未来业绩表现和发展战略调整保持密切关注。
福寿园前景依旧广阔,多维度优势奠定发展根基
尽管“殡葬第一股”福寿园2024年业绩出现下滑,但其长远发展前景依旧被业内看好。作为殡葬行业龙头企业,福寿园在品牌、资源、市场等多维度的优势,使其在面对短期挑战时,仍具备充足的发展潜力。
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为殡葬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相比2022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张震与老龄研究院教授李强在论文中指出,随着20世纪中叶后几波出生高峰人群逐渐步入老年,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死亡数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61年将达到峰值1900万,从2024年到21世纪末,中国年均死亡数将达到1600万。这意味着,殡葬服务需求将持续攀升,福寿园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有望在这一增长浪潮中受益。
福寿园自身的优势也十分显著。品牌层面,其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尤其在中高端殡葬服务领域,已树立起稳固的品牌形象,深受消费者认可。在土地资源方面,凭借早期布局,以较低成本获取了大量土地,这不仅保障了墓地供应,还构建起成本优势。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经营性公墓用地土地价格大多高于1000元/平方米,上海地区殡葬用地价格更是在2000元以上,且资源稀缺,而福寿园墓园土地单位成本均价不到500元,单位墓园成本(土地成本+景观设施+发展成本)900元左右 ,这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在业务布局上,福寿园也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其传统的墓园服务和殡仪服务不断优化升级,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以墓园服务为例,除了销售经营性墓穴,还通过打造艺术墓等个性化产品,提升服务附加值。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新兴业务,如生前契约和数字殡葬业务。2024年上半年,福寿园累计签订生前契约11,923份,较上年同期增长28.6%;数字殡葬业务“3JI”产品销售总量达到300组,收入达3889万元,超过2023年全年,占上半年营收规模比例超4%,且订单持续增长。
面对2024年业绩下滑,福寿园管理层表示,主要是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以及宏观因素影响,导致客户消费行为谨慎,消费周期拉长。不过,从长远来看,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逻辑并未改变。公司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增长。例如,在渠道拓展上,加大对养老院、医疗机构、银行VIP高端人群的投入;在产品策略上,继续抓高端客户,稳住均价和单产,同时加强面向中端客户的产品销售,扩大客户基数,增加产品附加值。
资本市场也对福寿园前景保持一定信心。尽管业绩下滑消息发布后,股价出现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稳定的分红政策和充沛的现金流依然吸引着投资者。自上市以来,福寿园分红率一直维持25%以上 ,从2022年开始承诺派息率不低于35%并逐步发展至60%及以上,2024年额外发放特别分红,2025年也将合共派发特别股息每股38.82港仙,总金额约9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账上现金37亿,接近现有市值50%,占总资产的42%,充沛的现金流为公司持续分红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