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博思创IPO:实控人巨额套现购买豪宅豪车,却又募资1.5亿补流

海博思创IPO:实控人巨额套现购买豪宅豪车,却又募资1.5亿补流

2024年10月17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科创板IPO申请通过了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海博思创此次IPO拟募资7.83亿元,主要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

2024年10月17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科创板IPO申请通过了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海博思创此次IPO拟募资7.83亿元,主要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与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财闻网了解到,海博思创IPO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包括公司财务状况、业务增长可持续性、毛利率下滑、高度依赖大客户和供应商等问题。此外,海博思创对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收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公司在供应商方面也表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尤其是向宁德时代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占比超过60%,其中采购电芯的金额占比更是超过80%。

市场还对海博思创的高资产负债率表示担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且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虽表现良好,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尤其是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971.78万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除此之外,海博思创最受市场争议的便是成立不到两个月的神秘供应商大额采购问题和实控人股东“频繁套现”并用巨额资金购买豪宅、购买豪车以及个人家庭消费,同时公司IPO项目还欲巨额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经常。目前,海博思创IPO虽然已成功过会,但上述问题依然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风险和争议。

实控人巨额套现豪置2000万买房买车

公开资料显示,海博思创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财务方面,海博思创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份实现营收分别约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和36.8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约1529.47万元、1.82亿元、5.78亿元和2.8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0.46万元、1.27亿元、5.61亿元和2.83亿元。

财闻网了解到此次IPO,海博思创拟募资7.83亿元主要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与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如此大规模募投项目背后,公司却因在IPO前频繁套现而被市场质疑。

根据公告披露,张剑辉在IPO前多次通过股份转让进行减持套现。海博思创的控股股东为张剑辉,实际控制人为张剑辉和徐锐夫妇。其中,张剑辉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直接持有公司约27.08%股份,间接持股约5.25%,合计控股约32.33%。

在2016年2月,海博思创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剑辉便与钱昊、舒鹏一起,因个人资金需求,以4500万元对价转让了海博思创的部分股权。其中,张剑辉转让的总价款为2500万元。

对于这笔2500万元的用途,监管层也备受关注。而海博思创在回复函中表示是用于购房、个人理财、家庭投资和资金调配、日常消费。而根据中介核查,海博思创实控人张剑辉这笔2500万元的股权转让款中除了497.53缴纳个税之外,有1935.04万元用于购买房产,67.43万元用于买车了。

从使用资金方面来看,价值高达1935.04万元的房产无论在“北上广”任何城市都是绝对豪宅,而价值高达67.43万元汽车更是毋庸置疑的豪车级别,仅仅这两笔支出就累计超过2000万元,豪横至极。然而,就是在实控人张剑辉如此“豪华”提升生活品质背后,海博思创IPO却在募投项目当中计划还要1.5亿元巨额资金来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给出的解释是近年来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基于业务模式,公司存货、应收账款规模也相应地不断提升,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募集资金有助于公司的核心业务持续稳定增长。而事实上,董事长张剑辉的股权转让行为并非孤例公司的创始股东钱昊、舒鹏也是紧跟董事长的“步伐”先后出售股权分别获得1500万元、1000万元,主要用途也和董事长基本相仿。

一方面,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创始股东在IPO前连续巨额套现用来买房买车日常消费,另一方面又称公司经营压力巨大计划在募投项目中欲巨额补充流动资金。面对未来的投资者,海博思创又该给出怎样的解释呢?

刚成立一个多月供应商获巨额订单

此外,与神秘供应商南通博斯格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通博斯格)之间的合作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南通博斯格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与海博思创签订了高达数亿元的采购合同。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南通博斯格成立于2023年5月17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为6万元人民币,员工数量仅有6人。南通博斯格的间接重要股东包括卞乐长、王水仙等,披露的主要负责人为卞乐长(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强赤华(监事,持股5%的直接股东)。虽然如此,但南通博斯格却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海博思创的青睐。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7月,海博思创全资控股的海博工程便与南通博斯格签署了合同,合同金额高达7795万元。随后,在同年8月、9月和11月,海博思创的其他子公司也与南通博斯格签订了合作,合同金额累计超过亿元。也就是说,海博思创全资控股的海博工程便与南通博斯格签署合同时,该公司仅仅成立了一个多月时间,而就这样也可以拿下7795万元巨额合同。

2023年度,海博思创对南通博斯格的采购金额达到了2.4亿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仍维持在1.7亿元的高位。海博思创在招股书中透露,南通博斯格是其升压变流舱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23年向其采购的升压变流舱金额占同期公司升压变流舱采购总金额的62.22%。

海博思创的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也对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的供应商进行了核查,包括南通博斯格、海博景能(淄博)新能源有限公司、福建中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珂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也引发了市场诸多质疑。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南通博斯格是如何能够迅速获得海博思创的信任,并签订如此大额的合同?其次,南通博斯格的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其是否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来满足海博思创的采购需求?此外,还有媒体爆出,南通博斯格的注册地址只是一幢写字楼,并没有工厂,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质疑。

面对这些质疑,海博思创在招股书中表示,其选择南通博斯格作为供应商是基于其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考量。海博思创认为,南通博斯格提供的升压变流舱产品符合其技术要求,且价格合理,因此决定与其展开合作。

此外,还有媒体爆出,南通博斯格与海博思创的客户存在关联关系。这一消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使得投资者对于海博思创的供应链稳定性和透明度产生了更多的疑虑。复文件显示,上海矿锘科技有限公司为海博思创2022年、2023年的客户,主要通过商务谈判达成合作,合作金额分别为3,902.65万元和4,291.99万元。

企查查显示,何敏箫为上海矿锘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还担任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2024年7 月1日,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将财务负责人由何敏箫变更为王月仙。

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此前还是海博思创第三大供应商南通博斯格的股东厦门领创绿能(有限合伙)的主要合伙人,出资占比为95%。巧合的是,2024年7月15日,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将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95%的出资转让给了卞乐长,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正式退出了海口夏悦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质疑到底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巨额债务之下IPO依旧挑战重重

海博思创近年来业绩虽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公司负债总额也在快速膨胀。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的负债总额分别达到13.45亿元、48.86亿元、68.43亿元和50.93亿元。流动负债比例也居高不下,分别高达90.63%、98.37%及97.32%。

资产负债率方面,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74.58%和74.12%,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更为严峻的是,海博思创的现金流状况也颇为紧张。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2亿元,同比下降82.61%。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6亿元,而短期借款却高达4.64亿元。此外,公司可预见的未来需偿还的负债合计43.03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为65%。这些数据表明,海博思创的现金流出远大于现金流入,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海博思创的偿债能力之所以受到质疑,与其高企的应收账款也不无关系。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海博思创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19亿元、5.59亿元、15.38亿元和24.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8.07%、21.31%、22.02%和33.42%。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存在一定波动和季节性特征,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应收账款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将严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

面对如此惊人的负债,海博思创却似乎显得淡定自若。海博思创表示,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卓越,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良好,同时公司银行资信优良,与大部分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预计未来不存在债务无法偿还的风险。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负债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海博思创花钱竟然还是这般“大手大脚”。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竟然是-9.2亿元,这意味着短短半年时间,海博思创就豪掷出去了9亿元现金。

目前来看,海博思创的高负债和紧张现金流状况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扩张,其对原材料和电芯等关键零部件的采购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公司对主要供应商宁德时代的依赖程度较高,采购金额占比一度超过80%,这使得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上缺乏议价能力,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海博思创在储能系统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海博思创不得不采取价格战等策略,导致公司储能系统产品的毛利率持续下降。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从24.80%下降至19.00%,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除了高负债和紧张现金流外,海博思创还面临着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近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33.42%。这些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海博思创目前仍在推进科创板IPO进程,财闻网也将持续关注。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财闻网是国内专业从事全球资本市场变化的政策解读、产业分析、价值投资、IPO、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国际综合性财经研究平台。财闻网专注于全球资本市场变化,打造了国际、产业、A股、港股、美股、IPO六大品牌频道,帮助投资者构建专业、客观、公正的研究报告信息。

最新文章

共 11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