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离千亿只差一步之遥的蒙牛等不及“换人”了

离千亿只差一步之遥的蒙牛等不及“换人”了

近日,国内乳业“二哥”蒙牛乳业发布2023年财报,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为986.2亿元,同比增长6.5%;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8%,录得61.7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09亿元,同比下降9.3%。整体来看,2023年蒙牛处于增收不增利...

近日,国内乳业“二哥”蒙牛乳业发布2023年财报,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为986.2亿元,同比增长6.5%;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8%,录得61.7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09亿元,同比下降9.3%。整体来看,2023年蒙牛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且再度失约千亿营收目标。

对于蒙牛业绩表现,卢敏放在业绩会上表示,国内乳制品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蒙牛2023年整体收入增长6.5%,在行业中增速表现是非常快的。同时,毛利率有所增长,经营利润扩张,归母净利润受大包粉减值及境外分红预扣税影响。从全年和行业角度来看,蒙牛业绩增长领先于行业,符合公司指引。

然而摩根士丹利研报却指出,蒙牛的营收符合预期,但净利润和营业利润均低于该行预期。具体来看,小摩认为蒙牛去年销售额按年增6.5%至986亿元,符合预期;纯利跌9.3%至48亿元,分别较大摩及市场预测低7%和12%;核心营运利润按年升14%,逊该行预期3%。

另一方面,蒙牛在发布业绩的同时,还公布了重大人事变动。自2024年3月26日起,超期服役执掌蒙牛近8年的卢敏放,将卸任总裁一职,升任副董事会副主席,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而原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任总裁,并担任执行董事。

业内普遍认为,卢敏放职位变动与蒙牛“千亿目标”迟迟无法兑现有关。2017年,卢敏放制定了“双千亿”目标,即“2020年销售额和市值均达到千亿”。2020年,他又提出到2025年实现“再创一个新蒙牛”的目标。但时至2023年末,蒙牛乳业市值、营收均未及千亿,距离“再创一个新蒙牛”仍有三分之一的路要走。

在业绩之外,对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股价问题,蒙牛采取了积极措施回馈挽留股东信心,于2023年将派息比例提升至40%,并派发期末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489元。此举预计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9.24亿元,同比增长21%。同时,蒙牛新任总裁高飞也在业绩会上承诺,“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进一步推动消费迭代,包括数字化转型、持续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蒙牛管理层会更加注重现金流的提升和对股东的回报。”

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对高总的承诺不买账。年报发布后,里昂将蒙牛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下调14%至15%,目标价由28港元下调至24港元。交银国际更是将蒙牛目标价下调至21.500港元。3月27日,港股蒙牛乳业股价大跌9.92%,3月28日,蒙牛股价继续下探,收盘价16.86港元/股,跌幅为1.29%。

值得注意的是,高管中身份发生变动的不止有卢敏放和高飞,还有首席财务官张平。蒙牛公告显示,自2024年3月26日起,张平先生不再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将继续担任本公司首席财务官。同时,张平不再担任上市规则第3.05条所规定的本公司授权代表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高飞获委任为本公司授权代表以及本公司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华福证券曾发布研报指出,与蒙牛相比,伊利能够成为乳制品行业龙头的关键在于管理团队优秀且稳定。从股权结构来看,伊利股权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公司高管团队(潘刚、赵成霞和刘春海)共持股 7.39%,因此公司管理团队稳定且话语权强,其中公司董事长潘刚自 2005 年任职至今,其余核心高管也均在公司任职多年且经验丰富,稳定的管理团队使得公司的战略得以延续,从而围绕长期目标进行战略布局,对比之下蒙牛已历经3任管理团队,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也在不断调整,长期规划难实现。

如今蒙牛又迎来第4任掌门人,这对于处在冲击千亿关键期的蒙牛来说,无疑又增添了一丝风险。尽管卢敏放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管理层调整将有利于蒙牛整体发展和战略、运营稳定”。高飞也表示,“今天无论谁在总裁这个岗位,首先都会想到蒙牛的战略不变。”

但要是真的不变,又何必换呢?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