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酱卤肉制品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的转型期,在此背景下,行业内公司的业绩表现普遍“阵痛”。近期,煌上煌(002695.SZ)发布了2024年年报,公司未能扭转去年上半年的业绩颓势,全年营收、净利双降,其中Q4更是出现归母净利润大幅亏损3823.47万元。
截至2024年末,煌上煌专卖店数量降至366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837家,其中2024年下半年净减少392家。证券之星注意到,老店单店收入下滑,门店拓店不及预期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主因。尽管门店数量距离公司提出的“千城万店”目标渐行渐远,但煌上煌仍未放弃追赶。公司在年报中表示,将加大推进“千城万店”战略目标,并计划今年完成营收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这也意味着,其营收需同比增长约20.76%,净利润更需激增约284.13%,在当前行业竞争加剧、自身门店规模收缩的背景下,业绩兑现面临严峻考验。
营收创7年新低
2024年,煌上煌实现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032.99万元和4070.32万元,分别同比下降:42.86%和15.99%。这是公司连续第四年营收下滑,收入规模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新低。
煌上煌称,报告期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同时公司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经营业绩达成不理想。
证券之星了解到,2020年,煌上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彼时公司在年报中提出,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千座以上城市开设经营10000家以上连锁专卖店。2020年,煌上煌的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数量达到4627家,此后三年,公司专卖店数量始终未能突破2020年的峰值,且门店数量呈现萎缩态势。至2024年末,煌上煌专卖店数量进一步减少至3660家。
加盟店数量是影响煌上煌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截至2024年末,公司加盟店为3419家,较上年同期锐减816家,其中2024年下半年净减少405家。在加盟店收入方面,2024年,煌上煌来自加盟模式的收入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1.99%,粗略计算,公司每家加盟店年平均收入约为32.47万元,高于2023年约29.8万元的单个加盟店的年平均收入,这主要由于2024年煌上煌门店数量减少幅度大于收入下降幅度,即“缩店导致单店收入被动提升。”
证券之星对比2022年末与2024年末数据发现,煌上煌加盟店数量分别为3678家与3419家,规模相近但单店收入出现显著变化。经计算,2022年单店年均收入约36.32万元,而2024年该数据降至32.47万元,这一趋势侧面印证其加盟店单店创收能力持续弱化,长期盈利空间面临收缩压力。
值得注意,专卖店收入不理想可能与消费需求疲软、产品同质化、成本压力等因素相关,然而2024年,煌上煌主要原材料鸭掌、鸭翅、鸭脖等相关鸭副产品原料市场价格均处于低位,受益于生产成本下降,公司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还同比提升5.93个百分点。
问题出在销售端。2024年,煌上煌的肉制品加工业的销售量为2.28万吨,同比下降9.91%,自2021年起,公司肉制品加工业的销售量已经连续四年下滑。
产能利用率不足
2024年,费用端的增长也侵蚀了公司部分利润。年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为2.92亿元,同比增长2.23%,主要为公司线上线下促销费用包括线上口碑、美团、饿了么、抖音、快手等平台促销费以及线下门店政策支持、促销费用增加投入。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煌上煌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为21.22%,同比微增0.46%,以此粗略计算,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约7.52%。公司销售费用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整体收入的增长。
另外,公司的管理费用较上年增长了10.87%,煌上煌解释称,主要为公司第三方咨询和品牌宣传等费用同比增加,新基地投产带来固定费用的增加以及子公司真真老老火灾存货损失增加。
证券之星了解到,在肉制品加工业之外,煌上煌曾于2015年以7370万元收购真真老老67%的股权,后者主要经营粽子、月饼等米制品业务。2023年,煌上煌又斥资1.11亿元收购真真老老27%股权。
2024年,煌上煌米制品业务表现持续承压:收入同比微降1.83%至3.51亿元,而销售量锐减17.62%,已连续两年呈现下滑态势。作为该业务核心主体的真真老老深陷亏损泥沼——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2900.29万元,较2023年的810.11万元亏损增幅超258%,且自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未能实现盈利。这表明煌上煌跨品类经营米制品的道路充满挑战,业务整合与扭亏难度远超预期。
对于2025年的经营计划,煌上煌在年报中表示,计划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同时加快实施“千城万店”等未来五年的战略发展目标。
不过不论是业绩目标的实现,还是门店的加速拓展对煌上煌来说都不是易事。在酱卤肉制品行业集体转向“质量竞争”的当下,煌上煌坚守“千城万店”战略的扩张路径,与绝味食品“精耕单店营收、保障加盟商生存”、周黑鸭“聚焦质量提升、强化持续盈利”的转型方向形成鲜明对比。其逆势拓店的深层逻辑,或直指产能利用率困境——2024年年报显示,煌上煌肉制品加工业生产量同比下滑9.57%至2.28万吨,若以年报中提及的“年酱卤食品加工产能近10万吨”计算,对应的产能利用率不足30%,显然亟须通过扩大终端网络消化过剩产能。
但这一策略也暗藏风险:若新店选址缺乏精准评估、运营体系未能有效赋能,不仅难以激活产能价值,还将因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分摊过高,进一步压缩单店盈利空间。若迟迟难以提升单店的经营利润率,“千城万店”战略非但无法破局,反而可能因低效门店拖累整体业绩,陷入“越扩越亏”的恶性循环。(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