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连连支付上市融资“补血”

连连支付上市融资“补血”

科创板上市计划搁浅后,中国独立数字支付企业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连连数科)转战港股,并于2023年6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书。近期,连连支付更新了港股IPO申报稿。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

科创板上市计划搁浅后,中国独立数字支付企业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连连数科)转战港股,并于2023年6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书。近期,连连支付更新了港股IPO申报稿。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连连数字公司服务的商户及企业数量累计增至约3.2百万家,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数字支付服务总支付额(“TPV”)达到人民币13,120亿元。这两项数据已经远超连连数字此前披露的2022年全年数据。

连连支付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的数字科技公司,收入来源主要为商户及企业提供收款、付款、收单、汇兑、虚拟银行卡及聚合支付等数字支付服务,以及包括商业服务及技术服务等增值服务,其中九成收入来自于数字支付服务,六成是全球支付,境内支付占两成左右。

单从规模而言,连连支付已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数字支付服务商,市场占有率为9%。然而,连连支付自2009年成立后至今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完成收入5.89亿元、6.44亿元、7.4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3%。三年总收入约19.8亿元。但2020年-2022年,连连支付分别净亏损3.69亿元、7.47亿元、9.17亿元。三年合计亏损约20亿元,营收合计还不及亏损金额。

2023年前三季度,在营业收入7.37亿元的情况下,连连支付归母净利润再亏损了6.08亿元。与此同时,连连支付的财务结构也不甚健康,截至2023年9月30日,虽然连连数字总资产为102.1亿元,但净资产仅有5.69亿元。

显然,连连支付靠自身“造血”维持运营十分艰难。所以,融资成为近年来其补充“弹药”的主要来源。公开资料显示,在IPO前连连支付共进行了四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光大投资、红杉臻盛、博裕景泰、中金佳泰、财通创投等。

2018年初,连连支付开启全球扩张,进入英国、爱尔兰、巴西等市场。为了支撑全球业务扩张,连连支付当年从投资机构手里募集了23.77亿元资金,公司估值达到40亿元,光大投资参与了此轮融资。半年后,连连支付完成第二轮融资,获得资金仅为3亿元,但估值却涨到70亿元。

2019年6月,连连支付完成第三轮融资,中金和财通等参与了此轮融资,合计拿到资金3.5亿元,估值涨到120亿元;2020年10月,连连支付完成第四轮融资,获得10.9亿元资金,估值继续涨到150亿元。

在经过多轮融资和股权转让后,目前连连支付的股权结构中,章征宇、吕钟霖、肖瑟秋组成的一致行动人为连连数科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8.91%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连连支付此次IPO与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关系匪浅。中金是连连支付重要股东,而连连支付现任CEO辛洁也是中金出身,一度担任中金CFO,后面还成为了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辛洁于2023年3月才从董事身份转换为CEO,似乎是为了上市安排。

但连连支付此次IPO依然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当下港股市场正值资本寒冬,市场对新股热情并不高;另一方面,连连支付自身连年亏损,盈利前景不明,能否支撑起150亿元是个未知数。

与此处同,连连支付频繁涉非吸案件、现金贷案件,或对上市造成一定影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多条裁判文书均与连连支付有关。据报道,连连支付曾为善林金融、e租宝下游渠道公司等十多家非吸平台、一家互联网彩票平台提供过支付通道。连连支付还被大量用户投诉,比如为“好分期、还呗、上海永达小贷、货车帮”等平台的还款和“会员服务费”。有市场分析认为,连连支付此前折戟科创板或与此相关。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