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7月履新的贝壳副董事长、贝好家CEO徐万刚在广州的一次业内会议,首次对外披露了“一体三翼”的第“第三翼”——贝好家的业务状况。
据了解,贝好家并不会直接介入房地产开发,其运营理念是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入股地产项目,通过贝壳平台拥有的大量的房产交易、带看及客户偏好等信息,为房地产的开发项目后期产品设计、营销出谋划策。而贝好家的收入来源则为初期股权投资的资本回报和项目后期的各种佣金。
换言之,贝壳的“中介”业务不仅做到了房产交易领域,甚至要延伸至房地产开发领域。为了给贝好家铺路,贝壳挖来了万科、龙湖、金茂的高管。据业内人士分析,贝好家的团队配置几乎和房企无异。
然而,贝壳向房地产产业链布局的背后有着不小的压力。
业绩复苏不畅,家装家居初尝甜头
贝壳披露的2023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贝壳实现营收178.1亿元,同比增长仅1.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58亿元。相较于前两个季度61.60%、41.42%的高增速,第三季度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事实上,2022年贝壳就遭遇了“滑铁卢”,全年营收下跌24.87%,亏损近14亿元。由于第三季度增长缓慢,2023贝壳前三季度累计收入575.7亿元,仍低于2021年同期的629.7亿。
从具体数据来看,第三季度贝壳的两大主营业务存量房业务和新房业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报告期内,外部分佣收入为6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72亿元下跌11.9%;新房业务收入为为5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78亿元同比减少24.3%。
贝壳将其归因为市场情绪疲软,尤其是对房交易。不过贝壳还表示,在许多高线城市出台了支持性政策后,住房相关市场出现逐月复苏迹象,尤其是在9月份。贝壳似乎对未来仍有自信。
尽管主营业务下滑,贝壳的家装家居业务增长势头不错。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贝壳的家装家居业务实现收入3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2.1%。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10月,贝壳就斥资15.5亿元收购爱空间,加码家装家居赛道。在分析人士看来,由于主营业务发展受挫,贝壳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谋求开辟新赛道;随着家装家居业务的比重逐渐上升,贝壳也在加速向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进军。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贝壳的合规问题和内部问题待解
贝壳的创始人、前董事长左晖之所以选择做房产中介是因为自己北漂租房时的不愉快经历,于是想要打破房产中介信息不透明和坑蒙拐骗的现象。然而当2021年左晖去世时,并没有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反而是遭到各种嬉笑怒骂。
从他一个电话辞退抨击行业乱象的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到自如的甲醛房,再到链家和贝壳的坑蒙拐骗和高费率,网友们对他的不满借着这个机会发泄了出来。更为讽刺的是,就在左晖去世前的几个月,贝壳多地城市宣布实行3%的费率,引来一片怒骂。左晖与他的理想似乎背道而驰。
当时更有网友锐评:骂左晖的都是买房卖房的,夸左晖的都是做房地产的,左晖和贝壳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一看便知。而左晖和贝壳留给公众的恶劣印象恐怕也会影响其新业务的发展。
12月24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一名消费者称自己未注册贝壳找房,却收到贝壳的房屋交易完成面签和批贷信息。该消费者非常疑惑:“从未注册过贝壳找房,也没有验证码,别人是怎么用我的手机号交易房屋和批贷的?”这意味着贝壳或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而贝壳的新业务贝好家所仰仗的正是“大量的房产交易、带看及客户偏好等信息”。当贝壳推进自己的新业务时,是否会进一步侵犯消费者隐私?是否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不仅如此,早在2021年就有报道称贝壳配合有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随着贝壳的新业务加强对房地产产业链的介入,贝壳是否会再次触发反垄断调查?
除了这些问题,贝壳的管理层内部可能还面临着内耗问题。2022年10月,一位自称是贝壳员工的网友发文,痛批贝壳的“伪高管”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直指上海链家沪中东事业部塘桥大区总监冶玉鹏,并列举出了大量事例。该文章下也有不少疑似为贝壳员工的网友附和回应。
在内外压力下,贝壳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