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料到,曾经的四川本土房企“黑马”德商置业,竟放下主业,悄然投身了代理行业。不仅仅业务类型转变、甲方到乙方身份转变,更是企业命运的转折。
一顿挣扎之后,德商置业能成功“重生”吗?
最新消息:
德商已经接手人居两个楼盘
。。。。。。。。
近日,业内人士向文轩财经爆料,房企德商开始转型,进入楼盘销售代理赛道,目前已经介入人居的沁川林语、江岸林语两个项目的销售,预计后续将开拓更多代理业务。
这也是,成都市场上少见的,开发商直接抢代理公司“饭碗”事件,引人关注。
就此,文轩财经来到人居相关项目售楼部,向相关营销人员求证,对方均表示属实。
“德商和我们一起拿的地,后来他们退股了。现在相当于代理公司,置业顾问和策划已经进驻了案场,和我们(人居置业顾问)一起卖房源。我们给他们结佣金。”沁川林语相关负责人回复称。
江岸林语的回复类似:“我们本来就要招代理公司,就让德商一起来了,和我们一起卖房源”。
而德商方面,截止发稿时,相关负责人仍未回复。
这份秘而不宣,和项目案场的情况一样。相比贝壳的声势浩大,德商的名称甚至从未出现在项目案场,置业顾问也不会主动提及相关内容。
对于德商当前的处境,文轩智库专家、四川同策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院长王伟韬认为非常艰难。
“它已经有两年时间在成都没有拿地了,而且资金链很紧张,几个项目都存在不同阶段的停工,如果不想像旭辉、蓝光这种开发商一样(濒临破产),肯定是要转型做轻资产的”,王伟韬稍稍沉凝后,总结道“它现在已经走到了命运十字路口”。
德商辉煌过
。。。。。。。。
德商置业所属的德商集团,前身为“成都华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业务涉及IT&互联网、房地产开发、资产管理到资本投资等等不同业务板块,持续创新,不断用科技与资本驱动产业与产品的转型升级。
2006,德商集团进军房地产行业,成立德商置业。
它曾经也辉煌过,先后获得“中国房地产销售额100强”“中国房地产成都地区销售额10强”“中国房地产精品项目品牌价值10强”荣誉。
它的销售额挤进克而瑞《2020年成都房企销售排行榜TOP10》榜单的第六名,也是排名最靠前的本土房企。
是的,“川企一哥”的宝座轻松到手!
|图源:克而瑞
它非常善于营销炒作,曾操作过“7万一平”“买一套房送一套房”等火爆全城的话题。
自己炒自己,火到成都地产界的当红炸子鸡。
“德商营销这块确实很厉害”,一位前德商员工兴致勃勃地透露,周末去项目“演抢房”,场面不要太刺激。只可惜没有加班的补贴。
|图源:网络
它也风云际会叱咤成都土地拍卖现场,2021年6月,成都首次集中土拍,德商联合电建、人居、德信等拿地四宗,德商共计耗资36.99亿元共获得31.1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在当年的拿地面积排行榜中排名第9。
相比于后来众多国企底价拿地,成都首次集中供地竞争激烈,德商四宗地价全部触顶,每宗地都有自持租赁住房,比例在13-36%之间。
多少中小型企业仰望德商模式、挖德商员工,试图复制“神话”;多少研究机构测算德商数据、刻画德商风格,试图找出其成功的源头。
后来没落了
。。。。。。。。
略显意外的是,2020年,它也被房地产行业困境扼住了喉咙,一路下滑,见底的速度超出想象的快。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德商在成都仅有一个新项目入市,位于理工大学板块和电建地产合作的电建德商泷悦天玺。
毫不意外的,根据锐理数据《2022年成都房企备案产值》榜单,德商被困于前10名榜单之外,上榜门槛销售额仅为62.5亿元。
一众房企取代了它的位置,名称是万华地产、人居置业和成都轨道。
|图源:四川中原
它再未出现在土地公开市场,两年未曾拿地。
曾经联合小伙伴拍下的地块,也无力继续投入资金,只能退股撤资,遗憾转手东原、人居等企业,包括青白江64.4亩地块、天府新区59亩地块等,已然和德商再无交集。
大量待交付的楼盘,吸取了德商并不充裕的现金流。
单是成都区域,它2022年共交付了锦江天玺、锦麟天玺、熙华天玺、天骄城学府、碧云天骄等项目,合计超4000套房源。
死于“猪队友”?
。。。。。。。。
作为德商最引以为傲的“合作开发模式”,曾经降低经营风险、取长补短、强强联合,把它带动飞速发展。
也在行业困境时,给了德商致命一击。
它的合作对象,包括佳兆业、朗诗、花样华、蓝光等,大部分已经濒临破产。
曾经有人说过,“你的朋友决定你的层次,你的圈子决定你的未来”。按德商这圈子,不扑街很难。
近一年多来,受合作伙伴陷入危机的影响,德商多个项目停工,合作纠纷,前途未卜。
· 因为合作纠纷,德商与花样年合作开发的碧云天玺,至今未能取证上新。
· 合作方佳兆业退出项目,武汉“德商·彰泰·佳兆业翡丽天玺”已改为“德商·彰泰·翡丽天玺”。
· 除了工程停摆之外,也有延期交房的情况。今年6月26日,德商和朗诗合资开发的德商朗诗熙华天玺发布公告称,原定的交房日期由6月30日延期至9月30日。
· 在云南与蓝光合作的蓝光德商·天域也受蓝光债务危机影响陷入了停工状态。
更奇葩的是,德商曾积极推动蓝光德商·天域复工,合作方无力支付款项,德商向项目公司输血了1850万,用于支持项目复工续建。
|图源:网络
然而,项目的施工总包方南通汇丰建设公司没有武德,拿钱不办事,只完成200万的工程量,然后以偿还前期债务为由,继续停工。
施工单位冒着被政府部门拉黑的风险也要摆烂。至此,事情已陷入僵局。
▽
文轩智库专家
四川同策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院长王伟韬
代理行业也是夕阳行业
暂时还没听说其他开发公司有这样的转型,其他顶多是拓展了代建业务,做代理商的话,德商还是第一家。
我觉得它转型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个,德商在成都的开发项目没有了,资金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他的几个项目都存在不同阶段的停工。做代理属于轻资产,对资金链不会要求很大;第二个,德商本来在成都也有很多高端项目的销售经验,人居这两个项目也算是中高端项目,所以说他们可能算是一个联合。
现在的代理行业,以世联、易居和同策为TOP3,加上正合,一起在西南占第一的份额。
受渠道的影响,代理行业现在是下行的阶段,可以说是夕阳产业了。
几乎每家代理公司,2022年,总销金额都呈现了断崖式的下跌,下跌了至少20%-30%以上。而且现在开发商逐步在去代理化。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直销团队,很多项目,要不然是直销,要不然是年销,很少有独家代理的项目,再加上渠道对开发商的绑架比较大,很多渠道公司也要求有自己的代理公司进场,所以说代理行业现在很难做。
德商做代理的优势它有德商这个品牌、高端项目操盘的经验;劣势在于,他不是专业代理公司,没有乙方的服务思维、专业管理团队、完整的链条。
它只是针对这两个项目做代理,还是要组建完整的后台,深入代理行业,我要打一个问号。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