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短短一个月内,阿里通过出售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包含大润发、欧尚等)的全部股权,预计亏损超过225亿元,这一举动被市场戏称为“怒亏”甩卖。那么,阿里究竟怎么了?
据了解,12月17日,阿里发布公告称,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紧接着,在次年1月1日晚,阿里再发公告,以131.38亿港元(约1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德弘资本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从公告来看,阿里出售银泰预计亏损约93亿元,而出售高鑫零售则预计亏损约131.77亿元。这两笔交易,使得阿里在财务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阿里的这一系列动作,是其进入全新战略调整阶段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起,阿里加快了战略转型的步伐,专注于电商及云+AI这两大核心业务,同时迅速缩减规模,“剥离”非核心资产,尤其是线下零售相关的资产。此次出售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正是阿里战略调整中的一次重要“减负”行动。
阿里快速“甩包袱”,聚焦核心业务
在2025年开年之际,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资产出售决策,引发了广泛关注。1月1日晚,阿里发布公告称,将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德弘资本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一交易标志着阿里在短时间内快速“甩包袱”,剥离非核心资产,进一步聚焦电商和云计算等核心业务。
此次出售的高鑫零售股权,是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早在2017年,阿里通过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斥资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并在2020年再次出资280亿港元增持,成为控股股东。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高鑫零售近年来遭遇了严重的财务挑战,市值大幅缩水。即便在最新财报中实现扭亏为盈,也难以改变其被出售的命运。
事实上,这并非阿里近期唯一的资产出售案例。就在半个月前的12月17日,阿里已宣布将所持银泰百货的全部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这两笔交易合计,阿里预计亏损约225亿元人民币,被市场调侃为“割肉”甩卖。
阿里的这一系列动作,是其全新战略调整的一部分。自2023年起,阿里便以“用户为先、AI驱动”作为战略重心,展开了一系列重组和业务清理。剥离非核心资产、出售无法带来持续增长的业务板块,成为整个战略调整的逻辑起点。通过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阿里得以快速减轻财务负担,获取大量现金流,进而投资其他更具潜力的业务及进行股份回购。
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还能将资源更聚焦于电商和云计算等核心业务,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在截至2024年9月的最新季报中,阿里的国内电商业务淘天集团贡献了公司近半壁江山的收入,而海外电商业务则实现了29%的高速增长。云计算业务作为阿里的另一大核心增长点,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尽管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投资并未如预期般带来丰厚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彻底放弃了新零售的探索。相反,阿里可能正在探索并布局新零售的下一站,如通过饿了么加码近场官旗、淘宝小时达等业务,进一步巩固其在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在AI驱动的战略下,阿里也在积极探索新零售领域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升级。
阿里的这一系列“甩包袱”动作,不仅是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务实应对,更是其战略聚焦和业务优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阿里得以更加轻盈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然而,这也引发了对新零售模式和当代技术驱动商业逻辑的深刻反思。如何在技术高效性与生活丰富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阿里和其他互联网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阿里战略调整,聚焦主业迎未来
2025年初,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如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进一步聚焦电商与AI驱动的核心业务。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阿里巴巴在战略上的深刻变革,也展现了其面向未来、灵活调整市场布局的决心。
据悉,阿里巴巴与德弘资本达成协议,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所持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8.7%。此前,阿里巴巴已将银泰百货100%的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这两笔交易使阿里巴巴在非核心资产的退出上累计套现近200亿元人民币,显著优化了财务状况和市场布局。
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3年9月,阿里巴巴就确立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两大战略重心,并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行为的转变、技术的进步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阿里巴巴认为有必要通过灵活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确保业务的持续竞争力。
出售非核心资产是阿里巴巴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在过去几年中,尽管阿里巴巴在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等线下零售业务上投入巨资,推动了数字化转型,但这些业务仍面临经营波动和挑战。特别是在当前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线下零售业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阿里巴巴决定退出这些非核心资产,将更多资源聚焦于电商和AI等核心业务领域。
聚焦核心业务不仅有助于阿里巴巴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为其带来更加稳健的财务表现。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阿里巴巴获得了巨额现金流,这将为其在电商和AI领域的进一步投入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阿里巴巴还在不断加强电商业务的整合与拓展,如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成立电商事业群,以形成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发挥协同效应。
在AI领域,阿里巴巴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布局能力和前瞻性。作为战略重心之一,阿里巴巴持续加大在AI技术上的投入,推动生产力革命,完善AI基础设施和配套支撑体系。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重要载体,正在全面重构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与AI模型,加速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一批国内知名的AI大模型独角兽企业,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