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丨网络
日前,俄政府高官严厉指出中国汽车存在缺陷,并称要收紧认证,阻止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
上述言论是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阿里汉诺夫2月5日在国务会议上的表态。
阿里汉诺夫称,三个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缺陷,根本不应该上路行驶,俄需要对进口汽车进行更严格的认证,特别是合规性检查。
阿里汉诺夫还指,需要阻止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据过大份额。工贸部正逐步提高报废税和采取其他措施,恢复平衡。
这是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官方首次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负面评价。
眼下,俄乌战争正向着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抛出停战条件,这些条件向俄罗斯倾斜,包括俄罗斯获得克里米亚主权、解除对俄制裁、乌克兰可加入欧盟但不得加入北约等。
特朗普还邀请俄罗斯重回G7集团。他认为,“将俄罗斯赶出去是一个错误”,这是“八国集团”的问题。如果当时没有将俄罗斯排除在外,那么这场延宕将近三年的冲突,很可能不会发生。
这一现状在两年前难以想象。彼时欧洲国家均视俄罗斯为侵略者,美国前任总统拜登评价普京称其为“疯狂的狗子”、“恶棍”、“独裁者”、“屠夫”、“战犯”等。
为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局势升级以来,欧盟先后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达15轮经济制裁。制裁范围广泛:制裁包括金融、能源、科技、两用商品、工业、运输和奢侈品等领域的限制。
这些制裁让俄罗斯产业经济陷入困境,尤其是汽车产业,欧洲与日韩汽车品牌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全球只有中国为俄罗斯提供贸易与经济支持。中国汽车品牌奇瑞、哈弗、吉利、长安等迅速补位,填补了俄罗斯汽车庞大的需求缺口。
为了吸引中国汽车品牌,俄罗斯通过放松审查等方式鼓励中国车企进入,以及推行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税、停车优惠等措施。
俄罗斯官员在各种场合表示,“中俄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互信没有上限。” 俄罗斯联邦总商会驻中国商业大使谢尔盖·百采夫说,将会铭记这份深情厚谊。
这些表态看起来真诚又温暖,它刺激着中国对俄罗斯”无止境的投入“。
据俄汽车行业分析机构Autostat统计,中国汽车品牌在俄市占率从2021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24年的超过60%。
截至去年12月,中国在俄新车市场十大品牌里占据八席,当地品牌仅占两席,市占率总和略逾30%。
中国汽车品牌正在蚕食掉俄罗斯汽车造商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际局势和俄罗斯经济的变化,俄罗斯对中国企业和品牌的风向急转。俄罗斯开始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来削弱中国汽车的竞争优势。
去年10月1日起,俄罗斯提高了车辆报废税70%至85%,在2030年前还会逐年提高10%至20%。
此外俄罗斯还通过收紧平行进口渠道,来抑制中国进口车涌入。去年4月1日起,莫斯科要求经吉尔吉斯斯坦中转抵俄的车辆要补齐各类税费。
这一系列举措被普遍视为俄罗斯打击中国汽车品牌,进行产业保护的重要手段。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2025年,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处境将愈发艰难,随着俄罗斯政策环境越来越苛刻,以及地缘政治影响,或有中国汽车品牌退出俄市场。
车企在俄罗斯的境遇或只是中国企业在俄的一个前兆。
截至2024年7月,俄罗斯市场共计活跃着9000余家中国注资企业,包括电子零售、贸易、食品及汽车等行业,其中有超过30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俄罗斯市场。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154.99亿美元,增长4.1%;中国自俄进口1293.2亿美元,同比持平。
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韦罗妮卡•尼基申娜表示,2025年俄中贸易额预计将达到创纪录水平。
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为俄罗斯的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