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老十”基金吊车尾:长盛基金未能“长盛”

“老十”基金吊车尾:长盛基金未能“长盛”

近日,长盛基金旗下的长盛安逸纯债基金A因亮眼的表现引发关注。

据悉,在2020年年末,该基金份额仅有3000万份,到2023年三季末超过了80亿份。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长盛安逸纯债基金A近1年收益率为4.48%,近3年收益率为19.82%。长盛基金的另一支产品长盛盛裕表现也不俗,持有人户数从2023年初的1.43万户,增长到三季末的15.92万户,增幅超过十倍。

长盛基金净资产规模也从2022年末的554.19亿元增长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739.84亿元。然而,长盛基金的前景并不乐观。

“老十”基金的吊车尾

纵向对比,长盛基金早在2016年就达到730亿的历史高点。横向对比,长盛基金已经被其它“老十”基金远远甩在身后。

所谓“老十”基金,是指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成立时间最早的十家基金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基金都逐渐做大做强,例如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均突破万亿规模,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4家规模突破超8000亿,国泰基金和华安基金规模也到达了5000亿元,即使是排名倒数第二的大成基金规模也超过2000亿元。

唯独长盛基金直至今日仍没有突破1000亿大关。

这也使得长盛基金的营收能力大幅度下滑。国元证券发布的年报显示,长盛基金2022年实现营收4.56亿元,净利润为7083万元。但是在2012年,长盛基金的营收同样为4.56亿元,但是净利润为1.42亿元。换言之,十年过去,长盛基金不仅营收未能增长,净利润反而腰斩。

2023年上半年,长盛基金实现营收22.91亿元,同比增长仅1.95%;实现净利润4012.6万元,同比下降17.84%。长盛基金的盈利能力还在进一步下滑。

不过,国元证券在半年报中称,长盛基金围绕“发挥固收能力优势、大力发展机构业务、拓宽互联网代销渠道、加强 同股东的业务协同、深耕安徽市场”的经营思路,夯实投研实力,强化深度研究与投研互动,进一步巩固业务基础,公募管理规模迅速提升,其中非货规模快速增长,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长盛基金非货规模达538.24亿元,较年初增长19.28%,行业排名提升至66名,较年初上升三位。长盛基金能否兑现国元证券的乐观预期还有待观望。

频繁更换管理层和“一托多”

长盛基金为何掉队?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长盛基金频繁更换管理层影响了公司管理运营的稳定性。据了解,2014年至今,长盛基金就换了5任董事长、4任总经理。

就在今年今年3月,国元证券党委委员、原董事会秘书胡甲接替周兵出任长盛基金董事长并代行总经理职务;8月底,中金基金原副总经理汤琰出任长盛基金总经理,长盛基金由此完成了新一轮的管理层更替。

此外,长盛基金合规问题也一度让其失去了发展机遇。

2016年,长盛基金原基金经理李庆林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受审。检方指控,李庆林操控他人证券账户炒股交易成交额2200余万元,非法获利约207万元。这一“老鼠仓”事件直接让长盛基金失去了养老金投管机构资格。

有分析认为,频繁更换管理层与合规问题不仅让长盛基金发展受阻,更导致其人才流失,无法打造出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产品,旗下经理不得不“一托多”,又反过来影响业绩增长,长盛基金由此陷入了增长乏力的恶性循环。

早在2017年,按照份额合并计算的情况下,长盛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冯雨生、王超分别“一拖十二”和“一拖十四”。2021年8月28日,长盛基金发布了9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7份与基金经理付海宁离职有关,一度引起了金融界对长盛基金“一托多”问题的关注。现如今,长盛基金的基金经理段鹏也在“一拖七”。

公募基金的黄金发展期过后,长盛基金想要后来居上并不容易。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新闻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