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称将与苹果合作为中国iPhone开发AI功能。
蔡崇信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回应了有关阿里与苹果的合作传闻。
蔡崇信说,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选择与我们做生意。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苹果从2023年起就展开在华AI合作伙伴的“海选”,候选的头部AI企业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深度求索(DeepSeek)等,最终苹果最终选定阿里,部分原因是阿里相较于其他中国科技企业,在技术成熟度和服务经验都更胜一筹。
一方面,阿里作为中国电商巨头,拥有大量关于用户购物和支付习惯的个人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阿里训练AI模型,为苹果用户提供更多定制服务;另一方面,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其算力资源可直接支撑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降低苹果的AI服务部署成本。
此外,苹果还看上了阿里旗下AI模型通义千问(Qwen)的尖端能力。苹果将深度集成通义千问的多项功能,以优化用户在iPhone手机上进行照片搜索、文本重写的体验。用户还将可通过语音助手Siri调用大模型来完成指令。
阿里巴巴在2023年4月发布开源人工智能模型通义千问(Qwen),如今该模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如今通义千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衍生模型数量突破9万个。
据QuestMobile数据,在2024年10月,通义千问的网页端月访问量仅为1012万。同期,Kimi、百度的文心一言、豆包的月访问量则分别达到2863万、2111万、1688万。
观察人士认为,此次合作是苹果“全球化产品,本地化服务”战略的关键一步,也是阿里从电商平台向AI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的重要跳板。尽管存在整合风险,但双方在技术、市场、合规层面的互补性远超竞争关系,有望为消费电子与AI产业的融合探索新路径。未来需重点关注首期落地功能的市场反馈及后续生态扩展力度。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