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成百上千,但目前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只有绵阳。作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绵阳如同一个“隐者”,不在浪尖争辉,却在暗流里筑起自己的骨骼,包裹起锋芒,把发展的答案刻进年轮。
上个月,文轩财经与全国知名财经媒体一同到绵阳实地走访,两天的走访,我们在长虹工厂看到繁忙的生产线,了解到长虹最新的科研成果;在宽阔的道路上体验智能驾驶;在越王楼15楼观景台上,我们看到涪江倒影着绵阳的灯火辉煌,在江水中呈现出液态星空。

涪江夜景 图源文轩图库
通过走访对绵阳的印象再次被刷新,对理解绵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针也有了新的认知。所以,我们试图从经济、产业、城市等多角度结构绵阳,这座实力雄厚的城市你了解多少?
01
一季度GDP1035.7亿元
展现绵阳经济的韧性与张力
从数据看,一季度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417.8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68.9亿元,增长7.4%。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3.5%。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股份制企业增长1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5%。
值得一提的是,38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24.6%,汽车制造业增长1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5%。
作为中国第一科技城,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绵阳的数据两点也不少。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9%。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7.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4.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4.0%。
02
“西部硅谷”的含金量
从经济数据上就能感受到绵阳“西部硅谷”这个称号的含金量。绵阳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自然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几代人的努力。
绵阳从工业空白,到今天的科技第一城并非一蹴而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中国成立后,绵阳只有少量手工业作坊,加工一个高精度的螺栓技术储备或许都没有。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绵阳的工业基础开始起步,“二五”期间,国家在绵兴建缫丝厂、长虹等四户无线电厂大中型企业,大量人才和发展要素的聚集让绵阳的工业迎来高潮。
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的深入推进,绵阳又建了东方油漆厂、国防科工委827基地(东升机械厂)、中国物理研究院。
又吸引来铁道兵学校、国测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在绵阳落足,从此绵阳工业又是一次质的跃升。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前后累计在绵阳地区布点的“三线”建设项目近40个。

国之重器
2001年7,《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获批,绵阳成为唯一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科技城,自此迈入“中国科技城”的征途。
几十年的发展,让绵阳在电子、核能、航空航天、机械、医疗、新能源等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绵阳一直走在前列。
绵阳在科技领域还创造了不少领先案例。
例如,中物院二所医用同位素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同位素国产化;研发全球先进肿瘤治疗技术,通过中子照射精准杀灭癌细胞;长虹“天宫”服务器,应用于“东数西算”工程,支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九洲集团开发的空管系统占国内市场90%以上,技术覆盖雷达、卫星导航等。
当然绵阳还有很多案例不胜枚举。
研发成果离不开研发的持续投入,数据显示全市研发投入从83.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9.5亿元,年均增长12.5%;研发投入强度从6.17%提升到2021年的7.15%,居全国城市前列;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累计144亿,年均增速近27%。
同时,绵阳还荣获国省科技奖励225项,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荣誉,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025年1月,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榜单中,绵阳位置第5,名次逐年靠前,2022年绵阳还位居第7。
在中国的科学城序列中,绵阳与中关村科学城,张江科学城等科学城相比,地处内陆城市,虽然工业基础坚实,但是与一线城市相比绵阳还得付出更多努力,好在绵阳还有一张“王牌”。
那就是高校的人才储备。
绵阳高校体系在人才储备方面优势显著,尤其在理工科、国防科技、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还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这是绵阳发展科技“压箱底”的法宝。
同时,绵阳的高校与长虹、九洲、京东方等企业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研发项目,从而形成了人才从培养到创造的循环机制。
随着绵阳在科技领域的持续探索,未来不可估量。
03
绵阳应该被“重视”的一面
近几年来,各个城市在文旅上铆足了劲,前有淄博的烧烤,后有天水的麻辣烫,最近荣昌的卤鹅频上热搜。只有被更多人知道一座城市才能引来更多的可能。
科技绵阳虽深入人心,但是文旅资源丰富的绵阳才崭露头角。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绵阳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8%,金融业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6%。
得益于科技相关产业的强劲动能,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明显,而绵阳在文旅资源上还有好的藏在“巷子里”。

4A级景区越王楼
不过,川东北及川东南城市群在与川南、川西城市群PK文旅发展上,整体处于蓄势阶段,所以绵阳在文旅上面临的问题,川东北及川东南城市都需要同步去突破。

罗浮山景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绵阳A级景区总数共37家A级景区,涵盖5A、4A、3A、2A和1A级,其中以4A级景区为主力。
其中如,北川羌城旅游区,九皇山景区、药王谷、七曲山大庙、窦圌山、李白故居(江油青莲镇)、仙海湖风景区等。

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羌王城(狮驼岭)
绵阳的A级景区有自然的秀丽风光、也有历史与民族的地域特色,都值得游客来深度体验。
但目前绵阳,还未形成与其资源相匹配的知名度和文旅产业规模,“科技城”与“旅游城”关联性的确实,文旅IP的鲜明读还不够,如何与成都文旅资源协同发展,如何融入九寨沟环线,这都是绵阳文旅未来值得做文章的地方。
提高旅游资源的转化能力,或许绵阳在文旅资源上会更上一层楼。
作为四川人,我们为今天绵阳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同时期待绵阳更好的无限可能!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