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又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日前四川、广东、山东、海南、江西等多个省市的格力电器部分线下门店与线上直播间已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门店“格力”牌子,换成“董明珠”牌子?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根据官方消息,“董明珠健康家”是格力全新战略品牌,于2月13日正式发布。格力电器表示,“董明珠健康家”将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服务,重构零售价值链。虽然说的很高大上,可还是让人一头雾水。
熟悉行业的《家电圈》在报道中表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店招变更,而是格力电器决心突破单一空调限制,激活全品类电器销售。同时,之前格力的线上直播间,大多采用了“董明珠”的IP,此时将线下门店改名,是为了更好的线上线下联动。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格力此举意欲何为,就连专卖店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更名是因为“董明珠知名度高”。
1
其实,董明珠搞个人IP已经很久了。还记得格力手机那个开机屏幕吗?
从2020年开始,董明珠开始尝试直播带货,一炮而红,仅用10场直播就完成了格力一个季度的业绩,确实牛。此后,各类线上“董明珠”店冒出来,利用“董明珠”的IP影响力带货。然而,一顿操作猛如虎,2020年业绩同比少了300亿,格力称受到疫情的影响。
在渠道层面,线上“董明珠”店的效果确实不错。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3 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为 28.15%,位居第一。但是总体而言,格力电器最近几年的业绩,属于原地踏步走。
2018年,格力的营收达到2000亿的顶峰。2020年属于低谷期1704.97亿元,2023年恢复至2050亿元。到了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又同比下降5.34%,这么看来,2024年大概率又不足2000亿。
相当于2018年至2024年,格力电器营收没增长。
另外,线上的“董明珠”,势必会影响一部分线下“格力”专卖店。前几年,还曾多次发生经销反水,倒戈美的、奥克斯、飞利浦等竞争对手的案例,当时在舆论层面也闹的很大。
从财报数据看,2018年格力线下网点为“4 万多家”,到了2023年线下网点为“超 3 万家”。由此可见,格力的线下门店,确实少了,可能确实不好干了。
过去几年,格力一直试图降低对空调的依赖,提升其他品类销量,格力广告词也从“好空调,格力造”变成了“好电器,格力造”,可效果甚微。数据显示,格力电器对空调的依赖度,从2020年的70%提升至2023年的74%,再到2024年上半年的78%!
2
从“董明珠的店”到“格力董明珠店”,再到“董明珠健康家”,董明珠的个人IP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官方角度看,此举确实意在利用董明珠的个人 IP 增强品牌 “亲民性”,可“董明珠”这个品牌,是否真正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从网友们的留言来看,有部分支持的网友。
但是持有负面评价的大有人在,言辞一个比一个犀利(图源东方财富网):
有网友直言“个人IP不是这样玩的”。
将个人IP过度捆绑到企业,一旦个人形象出现负面事件,将对企业品牌造成严重冲击。比如1月份关于董明珠的谣言,就曾引发过格力股价巨震。
再比如最近发生的“张兰·俏生活”、“汪小菲”等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事件,就是典型的个人IP与企业过度捆绑,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案例。
有自媒体人直呼“董明珠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飙,妄想格力变私产,格力危矣!”
有自媒体甚至言辞激烈,指责“董明珠,正在杀死格力”。还有观点认为,这是品牌自杀实验。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搞个人崇拜。
去年1月,格力在珠海搞了个2024年全球盛典公司年会。某个快板节目中,屏幕上直接打出“我妈就是董明珠”的文字,坐在台下的董明珠笑开了花。
今年,已经年过七旬的董明珠,还被网友喊话,“这么大年纪了还不退休”,“别瞎折腾了”。
关于退休一事,董明珠曾在去年12月份表示“股民和员工都不希望我退休”。可事实上,从2018年1月至今格力电器股价上涨0%。股民收益,仅仅来自分红。
开源大模型DeepSeek分析认为:当个人IP与格力品牌的深度绑定,实质是在股权控制之外多了一个"精神控制权"。当"董明珠=格力"的认知形成,任何试图挑战其权威的行为都将面临巨大舆论压力。
那么,后面谁敢去接班,谁又能接班?
如果董小姐退休以后,格力专卖店又要不要改名,不改名的话,让接班的那些“董明珠”们情何以堪?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