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佳兆业成都,再见

佳兆业成都,再见

今天地产圈最热的头条,莫过于佳兆业成都公司解散的新闻。近日,佳兆业集团内部发文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透露两个重点:① 撤销成都地产公司,相关职能及人员划归西南集团;② 撤销北京地产公司,相关职能及人员划...

今天地产圈最热的头条,莫过于佳兆业成都公司解散的新闻。

近日,佳兆业集团内部发文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透露两个重点:

① 撤销成都地产公司,相关职能及人员划归西南集团;

② 撤销北京地产公司,相关职能及人员划归北京集团。并任命成都地产公司总经理包辽新先生为西南集团总裁助理。

与此同时,佳兆业成都公司员工的聊天记录在地产群内流传开来。


对此,文轩财经联系到佳兆业内部人士,当问及“佳兆业成都地产公司被撤销,相关职能和人员划归西南集团”消息是否属实时,对方回答称,等控股方面有统一的说法后再对外公布相关信息。集团部分调整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也是正常现象,具体情况还是以后面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参照。

2006年7月31日,成都佳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17年,佳兆业成都开篇之作——佳兆业丽晶港问世。而后陆续打造了现代城、君汇上品、佳兆业8号、丽晶公馆、佳兆业广场、佳兆业天悦、佳兆业悦府、佳兆业金域都荟、佳兆业珑玺等多个楼盘。

目前,佳兆业在成都有麓山壹号(天府新区)、珑樾壹号(龙泉驿区)、佳兆业温江未来城(温江)、佳兆业印月(天府新区)等4个项目处于在售或待售状态。

今年1-9月,佳兆业成都合计实现商品房销售金额约25亿元(房联数据备案口径),排名《文轩指数2021年1-9月房企销量榜单》第36位。

土地市场表现来看,佳兆业今年在成都土拍市场斩获2宗地块,分别是于今年3月16日以12897元/㎡竞得的1宗约76亩住兼商地块,该宗地位于天府新区华府板块,容积率2,呈现项目为佳兆业印月。另一宗为成都首批次集中供地期间,佳兆业以9680元/㎡竞得的温江1宗约43亩住宅用地,项目案名为佳兆业温江未来城。目前两宗地均处于待售状态。

成立于1999年的佳兆业,目前主力布局区域5个: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中部、西部、环渤海区域。2021年上半年,佳兆业西部地区上半年合约销售面积为590879平方米,销售金额为77.5亿元,占比约12%,从中可见,佳兆业在各区域间的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区域偏科明显。


截图来自佳兆业中报

另外,据财报,上半年,佳兆业通过招拍挂、收并购及旧改等方式共购入15幅土地或相关权益,代价约为人民币25,215百万元。总土储近31.15百万平方米,6成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佳兆业方面认为,其拥有的土储足以应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所需。

而佳兆业今年前9个月未经审核经营数据显示,1-9月,佳兆业总合约销售约为人民币87,549百万元,总合约建筑面积约5,155,190平米,同比增长约32.9%及34.2%。

濒临年底,寒冬来袭,地产企业正面临换挡阵痛,不仅佳兆业,多家品牌房企也进行了组织架构优化和人员调整:实地成都团队解散、领地成都公司裁员50%、中梁投资团队助力营销……严冬来临,为了“活下去”,房企不得已收缩,精兵减阵,缩减成本,以此减少企业内耗。但何时才能迎来春天,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中房研究院执行院长肖勇:当前市场偏冷,整体收缩的背景下,部分房企调整组织架构、内部兼并重组是不可避免的。预计会有更多房企采取减员增效,或聚焦某一区域/领域或某一产品线精耕细作,来进行开发。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市场调控加码,金融监管趋严,融资难、回款难等多种问题使得房企的资金周转能力有所下降,导致企业发展进程遇阻,因此房企在加速回笼资金的同时,也需要通过优化人员结构、精兵减阵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减少企业内耗,未来不乏有更多房企通过这类方式来维持企业发展。

后续发展的话,一方面,加速回款,提高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房企可通过提高销售能力和拓展销售渠道来加速产品去化以提高收益,同时,对于产品的打造也不容忽视,优质产品不仅去化速度快,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稳固房企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降低成本,精兵减阵以减少企业内耗不失为一种发展策略,同时,对于市场的投资将多采取谨慎态度,应基于自身现金流来选择较为合适的投资周期的项目。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