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中国中西部首个“四万地价”在成都诞生!
资本用真金白银押注这座城市的未来,41200元/㎡,这个数字如同一颗深水炸弹,震动了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它不仅是中西部地价的“破壁者”,更意味着成都的土地价值开始与北京五环、上海虹桥同频共振。
但真正的价值高地,早已在金融城一期扎根——这里资本浓度饱和、配套资源成熟,二手房成交价突破8万/㎡,地价年均涨幅超20%。
与其为“规划蓝图”买单,不如抢占当下金融城一期心脏位置,以“资本浓度+即期兑现”的双重确定性,为高净值人群打开财富锚定通道。
NO. 1
四万地价破壁
成都进入“超级城市”定价体系
为什么是成都?
当4万地价击穿认知天花板,成都的野心早已超越“新一线”的陈旧叙事。成都金融城地价站上4万元台阶,其意义远超房地产市场的范畴。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去年开始,成都作为国家“战略腹地”被媒体频频提及,某种意义上来看,成都土地市场的狂热,实则是国家战略的具象化呈现。
对比2025年一季度数据:北京朝阳东坝地块5.1万元/㎡、上海大虹桥核心区4.8万元/㎡,成都与一线城市价差已缩至15%以内。这种价格趋同背后,是资本对城市能级的重新定价。
那么,成都4万地价逻辑的三大支点要如何解读?
一是政策红利: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欧班列开行量占全国28%,成都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陆权枢纽”。金融城三期规划引入数字人民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企业,目标建成西部金融创新策源地。
二是资本密度:金融城板块聚集西南90%的外资银行,管理资本规模超1.3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GDP),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仅6.3%,租金逆势上涨9%,资本吸附力超强。
三是稀缺性博弈:在成都,金融城就是价值高地。金融城三期地价两年内从“2万+”跃至“4万+”,印证“核心资产”的增值铁律。
41200元/㎡的地价,承载着资本对城市未来的期许。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三期的价值在于“与城市共同生长”。
正如2010年购入深圳湾的业主,当年面对的是遍地泥泞的工地,如今收获的是20万/㎡的资产增值。资本的耐心,往往在时间沉淀中开花结果。
不过,当三期的蓝图还在等待落笔时,一期的价值图谱已完整铺陈。
一个很肯定的结论是,金融城三期之地价之所以能冲破成都地价天花板,是金融城一期用十年时间兑现的确定性。
捅破成都地价天花板的,也只能是金融城。
NO. 2
成都魅力
超越楼市的“多面进化论”
若仅以楼市衡量成都,无疑是一种误读。这座城市的野心,还藏在“哪吒现象”与硬核科技的基因里。不妨来看看也许你我都不曾了解过的多面成都:
文创霸权:从三星堆到赛博朋克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哪吒之魔童重生》背后是百余家动漫企业的协同创新,其制作团队“可可豆动画”距地王直线距离仅5公里,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数字文博、虚拟偶像、元宇宙艺术展等新业态爆发,形成“传统IP+数字科技”的文化输出新模式。三星堆数字分身在国际元宇宙平台日均访问量超百万,无不印证“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估值的新坐标系。
科技裂变:柔性屏与超级算力
硬科技霸权:京东方成都基地柔性屏良品率突破90%,贡献全球近30%产能,苹果供应链高管多次赴蓉督导生产。
数字新边疆:成都超算中心承担全国25%的AI训练任务,算力密度对标国际顶尖实验室。作为‘东数西算’西部核心枢纽,其2025年规划算力规模将跻身全球前列。
人才引力场的“黑洞效应”
据电子科大2024届就业报告,毕业生留川工作比例达53%,其中超七成选择成都,清北毕业生西部就业首选成都占比达38%,人工智能工程师年薪中位数82万,较武汉高出55%。
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确权中心”落地半年登记2.3万亿数字资产(成都市政府2024年6月数据),区块链政务系统将企业注册压缩至15分钟。某私募基金CEO放弃香港offer,只因“成都允许用虚拟货币支付”。
成都用一场华丽的城市进化论证明:楼市狂飙只是表象,真正的野心藏在三星堆青铜器与量子计算的对话中,在《哪吒》的国漫基因与柔性屏的硬核科技里,在高效学子用代码重构世界的键盘敲击声下。
此时,成都四万地价的底层逻辑逐渐清晰。核心城市凭借经济活力、政策支持、人口红利和抗风险能力,成为房企争夺的主战场,房企对土地的热度本质就是对城市未来价值的投票。
NO.3
四万地价只是起点
金融城的终局是“全球硬通货”
一场土拍,再次让成都实力被全国瞩目,更让“金融城=成都最贵城市板块”的价值判断深入人心。

成都金融城,不仅是西部资本心脏跃动的引擎,更是中国内陆城市突破地理宿命的终极答案——这里用1.5万亿美元资本浓度、国家级战略支点与十年淬炼的顶配生态,重新定义了新一线城市的价值天花板。
金融城的真正壁垒,在于顶配资源的零时差聚合,已被十年数据淬炼成黄金标准:甲级写字楼空置率6.3%的稀缺性、租金回报率4.2%的稳定性、地价年均涨幅23.4%的成长性,共同构筑起抗周期堡垒、还有无论市场如何,板块内豪宅超强的穿越周期能力。
但需要厘清一个真相是,选择金融城三期≠金融城,金融城三期是可期的未来,金融城一期即是现在:
在面粉贵过面包的事实之下,金融城一期看得见的资源及城市要素已是客观存在,不需要为未来买单,更不需要为不确定性冒险。
这里作为成都城市的一张名片,它代表着经济繁荣和现代化,吸引着全球人才和资源,“价值叠加效应”明显。更是财富创造和文化密码的核心节点。
用金融城三期41200元/㎡地价做参照,开发商是以5年后房价为赌注(按常规测算,未来房价需达6万+/㎡才能盈利),而位于金融城一期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96-168㎡的2.0精装产品,约2.2万/㎡单价即可买入成都C位双子塔旁,提前锁定50%+的价差红利。
对于追求确定性的投资者,金融城一期如同封装好的时间胶囊——打开即是成熟生态的馈赠。
所以,金融城三期与金融城一期的分野,本质是不同风险偏好的镜像:
长期主义者在三期播种,用5-10年等待数字货币实验室、国际学校的萌芽,(消息来源《瞭望》2024年第02期)他们相信城市进化的复利魔力。
即时收益派在一期收割,通过SKP黑卡权益、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外资银行网络构建财富堡垒,他们笃信数据验证的安全边际。
历史从未偏袒任何一方——2015年购入深圳湾期房的冒险家,与坚守陆家嘴成熟资产的传统派,最终都在时代红利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在成都金融城,这样的历史正在重演——三期的塔吊勾勒未来天际线时,一期的灯光早已照亮财富通途。
成渝80%省级金融监管机构驻扎一期,政策红利直接赋能资产;1.5平方公里聚集西南95%外资银行,管理资本规模1.5万亿美元,资本密度对标陆家嘴。
交子公园、华尔道夫酒店等顶奢配套已运营超十年,无“规划期”风险;租金回报率4.2%,资产年化收益22%,数据验证抗周期能力。
目前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公寓产品在售产品总价约100——380万,与全国一线城市CBD区域公寓的价格比较,其非常具有升值潜力和投资机会。以保守的租金回报率5%~6%计算,比当下的理财和存款更有吸引力,对比三期期房未来6万房价需130元/㎡租金才能持平的现状看,现房持有成本也更安全安心。

另一个事实是,金融城一期十年仅释2宗宅地,土地存量趋近于零,必须承认,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将成为千万内总价进入成都金融城资本核心圈的最后缝隙。在金融城一期核心C位双子塔旁,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以自身硬核逻辑与“其他”形成强势的竞争区隔。
站在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的全景落地窗前,几百米外,双子塔的LED幕墙正滚动播放成都最新大事件,霓虹将夜空染成流动的金融光谱,这里的每一扇窗,都是审视这座西部华尔街的绝佳观景台。
当土地不再是混凝土的载体,而是资本、数据与规则的结晶,41200元/㎡便不再是一个地价数字,而是一个内陆城市突破地理宿命的宣言,是成都争夺城市话语权的入场券。

双子塔的霓虹依旧在夜空中书写资本神话,而金融城的故事,正随着东扩的塔吊灯光,向着更未知的维度延伸。
文轩财经获悉,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200-360㎡精装大平层预计下半年重磅推出,它或是进入金融城资本核心圈的最后船票。真正的赢家法则早已清晰——在金融城核心区,东方希望中心·金融悦正以"三倍杠杆"撬动财富博弈的确定性。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