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通过微博发布了关于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详细情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消息,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铜陵市已就此次事故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时遭遇了严重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了自车道,并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了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了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最终,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了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碰撞发生后,小米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了联系,了解到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小米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了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此次事故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热议。特别是车辆碰撞后发生爆燃的情况,让人们对车辆的电池安全、车身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担忧。有自称是遇难者家属的人士称,车辆撞击护栏后车门锁死,无法打开车门逃生。对此,小米客服表示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车门。
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目前,警方已成立专案组介入调查,小米公司也在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进一步措施。
从2021年官宣造车到2024年3月28日小米第一辆车正式量产交付,小米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立项、产品研发、工厂建设到项目投产等一系列工作。这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并且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崭露头角。
截至2024年底,小米汽车上市仅9个月,累计锁单量已达到24.8万辆,累计交付量超过13.5万辆。2025年3月18日,小米汽车第20万辆车正式交付,标志着其产能和市场认可度的进一步提升。
小米汽车团队正全力提升产能,2025年的全年交付目标已上调至35万辆。北京亦庄工厂已实现100%自动化生产,每76秒可下线一台SU7,产能持续爬坡。
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米汽车全国已拥有235家门店,3月新增15家,4月计划再增33家,覆盖更多城市。同时,全国已有127家服务网点,覆盖75座城市。
小米YU7双电机四驱版已完成工信部申报,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最高续航820km,预计2025年6-7月正式上市。小米汽车已接入102万根公用充电桩,覆盖全国365个城市,为车主提供便捷的补能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淮安盱眙SU7断轴”事件以及”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或将对小米汽车质量和安全造成打击。
受相关消息影响,截至发稿,小米股价跌超5%。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