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10年前曾拟85亿收购湘财证券

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10年前曾拟85亿收购湘财证券

3月16日晚间,湘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财股份”,股票代码:600095)与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慧”,股票代码:601519)同步发布公告,披露双方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

3月16日晚间,湘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财股份”,股票代码:600095)与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慧”,股票代码:601519)同步发布公告,披露双方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根据公告,湘财股份拟通过向大智慧全体A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同时拟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显示,两家公司已于2025年3月16日签署了《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双方同意就本次重组的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等安排进行沟通、论证、协商后,在正式签署的交易协议中进行约定。

鉴于上述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两家公司A股股票均于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湘财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停牌期间,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

此次合并是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继2020年湘财股份购买大智慧15%股份后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据公开资料显示,湘财股份成立于1994年,并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2020年,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转型证券服务业,业务涵盖证券服务、营养品、防水卷材、贸易等。而大智慧则是一家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商,自2000年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以软件终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向投资者提供及时、专业的金融数据和数据分析。

双方合并的背后,是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在业务上的高度互补性。湘财股份拥有券商全牌照优势,而大智慧则拥有海量用户基础及金融科技能力。合并后,双方或可形成“流量+牌照+资本”的闭环,探索互联网券商新模式,这对于提升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和流动性,促进业务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次交易并非双方首次尝试深度融合,但并购重组具备的不确定性仍然需要重视。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在公告中均强调,截至目前,本次重组的具体合作方案以双方进一步签署的交易文件为准。本次重组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10年前曾拟85亿收购湘财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十年前(2015年1月23日),大智慧曾发布了一项重大收购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湘财证券100%的股权,交易评估值约为85亿元。

根据当时发布的公告显示,大智慧及其子公司财汇科技将通过发行13.56亿股股票(发行价为6.05元/股)及支付现金2.98亿元,购买湘财证券的全部股权。其中,财汇科技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新湖控股持有的湘财证券部分股份,而大智慧则拟向包括新湖控股、国网英大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湘财证券剩余股份。

此次收购完成后,大智慧将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券商牌照的互联网企业。湘财证券作为一家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在全国41个大中城市设有证券营业部,为全国约70万投资者提供证券经纪服务,其业务规模和综合竞争实力逐年提升,在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当时大智慧表示,收购湘财证券是公司打造互联网券商闭环的重要一步。大智慧作为业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拥有上亿级别的注册用户数以及2000万的月活跃用户,无论是注册用户量还是活跃用户量在业内均处于领先地位。

而湘财证券则拥有传统的券商业务和客户基础,双方将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结合大智慧的互联网端用户基础和金融信息服务能力,以及湘财证券的传统券商业务,共同打造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资产管理为中心,集信息、资讯、交易、销售、理财等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然而,就在此次收购计划备受市场关注之际,大智慧却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5年4月30日,大智慧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原因是“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这一事件使得大智慧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同时也给此次收购计划带来了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大智慧方面仍表示,公司正在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并希望尽快处理完毕相关事项。同时,大智慧也强调,此次收购湘财证券的计划仍在进行中,未来将继续推进。

然而,2015年5月11日,大智慧收到证监会中止审查重组方案的通知书,这意味着原本打算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资金的申请被中止审查。这一消息使得大智慧的股价再次受到冲击。因立案调查被中止后,大智慧并购进程最后戛然而止。

当时,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的计划虽然遭遇腰斩,但也凸显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整合加速的趋势。随着证券行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头部机构纷纷通过并购扩大规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券商并购潮起,行业整合加速

近年,我国券商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整合浪潮,这一趋势在2024年尤为显著,并预计将在2025年持续深化。券商间的并购重组不仅重塑了行业的竞争格局,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自2023年以来,券商并购案例频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国联+民生”、“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平安+方正”、“华创+太平洋”、“国信+万和”以及“国泰君安+海通”等多起并购案例落地或正在推进中。

这些并购案例涵盖了从中小券商到头部券商的各个层面,既有“大鱼吃小鱼”的中小券商整合,也有“强强联合”的头部券商并购,充分展现了券商行业并购市场的活力与多样性。

券商并购的加速推进,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有力引导。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提及并鼓励券商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做优做强,以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为目标。

2023年10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此后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形成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这些政策导向为券商并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并购动因来看,券商并购主要出于业务补充、区域整合、资本运营效率提升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通过并购,券商可以快速补齐业务短板,扩大资本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并购也有助于券商实现地域上的互补和资源整合,从而增强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市场影响力和服务能力。例如,“国联+民生”的并购将助力国联证券在业务上实现多元化发展,“西部+国融”的合并则有望增强西部证券在华北地区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并购案例背后,都有着国资的积极推动和深度参与。国资通过整合内部证券资源,推动旗下券商形成集团经营合力,以更好地服务地区产业融资。同时,同一国资体系下的券商股权关系明确,合并重组流程简便,能够节约时间、降低沟通成本,有助于并购的顺利推进。

随着证券行业的深度变革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券商并购整合的趋势仍将持续。通过并购重组,券商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推动行业向更加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券商应积极把握并购机遇,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能力建设,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声明: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轩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News@wenxuan.news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财闻网是国内专业从事全球资本市场变化的政策解读、产业分析、价值投资、IPO、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国际综合性财经研究平台。财闻网专注于全球资本市场变化,打造了国际、产业、A股、港股、美股、IPO六大品牌频道,帮助投资者构建专业、客观、公正的研究报告信息。

最新文章

共 195 篇